健康生活

煮綠豆湯時沒人注意到的這個小細節,會讓煮出的湯效果差別這麼大!

夏天大家都喜歡煮綠豆湯喝。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 有時候煮出的綠豆湯是紅色的, 有時候是綠色的。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用冷水煮綠豆湯, 煮軟之後是紅色的湯。 不銹鋼鍋加水, 煮沸後再放入綠豆, 蓋上鍋蓋。 三分鐘後用湯勺舀出裡面的湯, 放在碗裡面。 湯色黃綠, 澄清透明。 這就是綠豆皮煮出來的真正顏色。 這裡面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 只要見氧氣它們就會變色。 在鍋裡用沸水煮, 又蓋上蓋子, 接觸不到氧氣, 所以暫時可以保持綠色。 這種綠色的綠豆湯, 豆皮中溶出的多酚類物質尚未氧化, 它的清熱解毒作用是最強。

如果放五分鐘, 又會怎麼樣呢?沒有等到五分鐘, 眼見著湯色開始逐漸變化, 漸漸地帶上了橙黃色的調子。 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 湯色越來越深, 向紅色發展。 日常煮軟的綠豆湯, 就是這樣的顏色。 是因為, 多酚類物質只要接觸氧氣,

非常容易氧化成醌類物質, 並繼續聚合成顏色更深的物質。 這和茶葉泡出來之後越放顏色越深的道理相類似。

日常煮綠豆湯的時候, 因為煮的時間過長, 和氧氣接觸充分, 所以它們很難保持黃綠的顏色, 而是變成紅色。 用開水煮比冷水煮加熱時間短;用高壓鍋煮接觸氧氣少, 有利於湯色的保持。 不過, 只要把湯舀出來, 它們還是會很快變色。 如同用鐵鍋來煮綠豆湯, 會影響湯的顏色, 其道理是一樣。

因此, 比較合適的煮綠豆方法, 是在不銹鋼鍋中把水燒開以後再加入綠豆煮爛, 煮好的湯要儘早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