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低鈣血症應該這樣治療

新生兒低鈣血症是屬於新生兒常見性疾病, 主要是由於胎兒離開母體之後來源母體的鈣質突然斷絕所引起的, 而新生兒攝入過多的磷會容易阻擋身體對鈣質的吸收, 容易出現低鈣血症, 可以通過藥物來進行治療, 同時也要注意餵養方式。

治療

1.鈣劑治療有特效。 給與靜脈或口服鈣劑治療, 維持血鈣在正常範圍內, 新生兒晚期低血症者, 宜改用母乳或配方乳餵養。

2.甲狀旁功能低下所致的驚厥不易控制, 除用鈣劑外, 可加用大劑量維生素D, 或有助於尿磷排泄的藥物, 治療時需監測血鈣, 以免血鈣過高沉積在腎臟。

3.低鈣驚厥可伴低血鎂症, 需要監測和補充鎂劑。

病因

鈣的平衡主要依靠甲狀旁腺和降鈣素的調節, 如調節功能不成熟或異常, 或胎兒貯鈣不足或出生後磷攝入量過多都可引起低鈣血症, 具體病因如下:

1.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抑制

早期低鈣血症發生在出生後2天內, 多由於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抑制所致。 因在妊娠晚期母血中的鈣經胎盤主動輸入胎兒的量增加, 抑制了甲狀旁腺功能。 低出生體重兒、窒息和患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新生兒甲狀旁腺功能比足月正常新生兒更差,

鈣的貯備量少。 有的生後幾天內血中降鈣素較高, 也和低血鈣也有關。 早期發病者的血鈣常低於1.75mmol/L。

2.牛乳餵養

晚期低鈣血症發生在出生3天以後, 高峰在第一週末, 多見於牛乳餵養的新生兒, 因磷攝入量過多, 鈣磷比例失調, 使鈣吸收障礙, 使血鈣降低。 血鈣值常低於2.00mmol/L。

3.少數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不全引起的低鈣血症

發病可早可晚, 症狀持續較久, 達3周以上, 但大部分患兒隨年齡的增長甲狀旁腺功能的發育仍可趕上正常嬰兒, 故屬暫時性。

4.偶見孕母患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患腺瘤

母親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母親血鈣增高, 抑制了胎兒甲狀旁腺功能, 新生兒出生後出現持久性低鈣血症。 母親常無症狀, 新生兒的低鈣血症成為診斷母親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腫瘤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