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生活中兒童與婦女注意補鐵很重要

[導語]鐵是人類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 成人每天鐵的推薦量10-12毫克, 發育期兒童約15毫克;生育期婦女每天15-18毫克, 在懷孕、餵奶、月經期可達20毫克。

嬰兒處於生長發育旺盛階段, 對營養的需要較成人高一周歲幼兒體重約為實生兒的3倍, 血容量也相應增加,可血紅蛋白的增長往往達不 到原來的3倍。

3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有來自母體的貯存鐵,不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3個月至一周歲的嬰兒若食物中的鐵供應不足, 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青春發育期少年身高體重增長迅速, 也容易缺鐵, 影響生長發育、智力發育、免疫功能、細胞代謝等。

據報導, 我國兒童缺鐵性貧血發病率約為40%。 孕婦由於妊娠反應如嘔吐食欲不振等, 導致營養跟不上胎兒發育的需要, 可發生缺鐵性貧血,婦女在妊娠後期, 血容量增加20%左右, 也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婦女缺鐵性貧血發病率約20%。

食物中的鐵多為三價鐵, 需要胃液消化還原為二價鐵, 才能被小腸吸收入血。 食物中多含有鞣酸、磷酸鹽等影響鐵吸收的物質, 使得食物中的鐵難被腸道吸收。 即使很好的膳食, 往往也難以滿足人們對鐵的需求。 因此, 發育期兒童和處在懷孕、餵奶、月經期的婦女適量服用鐵劑,

是必要的。

其他如胃全切除, 長期慢性腹瀉、萎縮性胃炎、胃酸過少、消化道出血、鉤蟲病、痔瘡等患者, 也需服用鐵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