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絲線吊芙蓉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絲線吊芙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Sī Xiàn Diào Fú Ró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毛棉杜鵑花的根皮、莖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ododendron moulmaineseHook.F.[R.Oxphyllum Franch.;R.westlandii Hems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切片,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高3-8m。 分枝細長, 幼枝褐色, 老枝灰色。 葉散生或在枝上部聚生, 近似輪生狀;葉柄長1-2cm, 基部稍膨大;葉片薄革質, 橢圓狀披針形, 或闊倒被外形, 長4-16cm, 。 寬2-6cm, 先端急尖或漸尖, 基部楔形或寬楔形, 表面深綠色, 有光澤, 背面蒼綠色, 兩面無毛;中脈在表面凹下, 背面明顯隆起, 側脈纖細, 10-12對以上。 花序1-3枝, 生於枝頂葉服,

每枝有花2-4朵或數朵, 組成傘形狀花序, 花芳香;花萼小, 5裂, 裂片三角形, 長1-2mm;花冠漏斗狀鐘形, 白色或帶紫紅色, 長3-6cm, 5深裂, 裂片開展;雄蕊10, 不等長, 花絲纖細, 與花冠等長或稍短;雌蕊1, 子房長卵形, 6室, 花柱長5.5cm, 柱頭盾狀。 蒴果細長圓柱形, 長2.5-5cm, 微彎曲, 有6棱, 成熟時深褐色。 花期12月至翌年3-4月, 果期7-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2000m的叢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性味】微苦;性平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利水;活血。 主水腫;肺結核;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皮、莖皮:治內傷水腫。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