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食醋治好胃腸炎 切勿喝太多

夏季不僅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高溫天氣還很容易讓人覺得渾身乏力、免疫能力下降。 做菜時多加點醋不僅能增進食欲,

還能起到殺菌防病和緩解疲勞的作用。

中醫典籍《醫林篡要》裡記載, 醋有“瀉肝, 收心, 補肺”的作用, 能夠“殺魚蟲諸毒”。 這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有機酸, 多達20餘種。 研究表明, 醋對至少8種有害微生物, 比如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赤痢菌以及造成“香港腳”的黴菌有明顯的抑制殺滅作用。 夏季是各種細菌滋生的季節, 毒素易在體內聚集, 吃涼拌菜或炒菜時加點醋, 不僅味道更鮮美, 還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有效地避免腸胃道病菌的傳染。 胃口不好的慢性病病人和味覺退化的老年人適量吃些醋, 可以調節食欲, 改善進食情況。 醋能刺激胃酸分泌, 尤其是對於原本胃酸分泌較少的人, 適量吃醋能夠幫助消化。

另外, 人們工作時間長了或是休息不好, 體內會有大量乳酸產生, 造成疲勞感, 食醋中的醋酸有利於乳酸進一步氧化, 變為水和二氧化碳, 水繼續參與機體代謝或變成尿和汗水排出, 二氧化碳則由肺呼出體外。 因此, 醋具有獨特的預防和消除疲勞的奇效。

需要注意的是, 醋中含有大量的醋酸,

吃時要注意適量, 不宜大量食用。 每人每天食用醋量最好在 20克—40克之間, 最多不要超過100克, 年紀大和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更應該酌情減量。 醋也不能在空腹的時候食用, 以免導致胃酸過多。 患有胃潰瘍和胃酸過多等胃病的人最好少吃, 因為醋本身有豐富的有機酸, 能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 從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 導致胃病加重。 患有膽囊炎、腎炎、低血壓、膽石症、骨損傷等病症的人則不要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