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切記!立夏之後養生不要大喜大悲 遵循科學方法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 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 鬥指東南, 維為立夏, 萬物至此皆長大, 故名立夏也。

”在民間有立夏稱體重、吃蛋、飲茶等習俗。  從養生的角度看, 立夏後, 人體要順應天氣的變化, 重在養心。 中醫認為, 五臟之中的心對應夏, “心為一身之主, 臟腑百骸皆聽令於心, 故為君主”。 “心主神, 為神明之用”。 當夏日氣溫升高後, 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 極易煩躁不安, 心火過旺, 好發脾氣。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人的心理、情緒和軀體可通過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互相聯繫、互相影響。

所以, 此時不僅僅是情緒波動起伏, 肌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 起居、飲食稍有不妥, 就會發生各種疾病, 從而影響健康。 特別是老年人, 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 所以, 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養生, 做到神情安靜、笑口常開、自我調節、制怒平和。 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都可以調節精神, 保持心情舒暢。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在立夏之後應當在飲食上注意的事項

補充充足維生素, 如多吃些如番茄、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梨等新鮮果蔬;

補充水和無機鹽, 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 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

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 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番茄、黃瓜、綠豆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適量地補充蛋白質, 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由於夏季炎熱而出汗多, 體內丟失的水分多, 脾胃消化功能較差, 所以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 如早、晚進餐時食粥, 午餐時喝湯, 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 又能補養身體。 在煮粥時加些荷葉, 稱荷葉粥, 味道清香, 粥中略有苦味, 可醒脾開胃, 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 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