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五苓散快速化濕利尿

五苓散, 是東漢時期著名醫家、被後世尊為醫聖的張仲景所創, 方載於其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 歷代被視為經典名方, 至今傳承並使用了兩千餘年而不衰。

原方由豬苓、澤瀉、白術、茯苓、桂枝等五味藥組成, 搗研為散, 用米湯和服, 用量約現在的6克;服後患者要多喝暖開水, 微微出汗, 每日3次。 對於該方的功用, 後世歸納為: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主治下列三類病證, 一是太陽膀胱蓄水證, 患者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 嚴重時水入即吐、舌苔白、脈浮;二是水濕內停證, 患者水腫、泄瀉、小便不利或出現藿亂;三是痰飲,

患者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暈或短氣而咳。 其病機為:膀胱氣化受阻, 水液內停, 兼有外邪未解。

方中重用澤瀉為君藥(即主藥), 以甘淡滲濕利水;以豬苓、茯苓為臣藥(即輔助藥), 協助和加強利水滲濕之功;以白術、桂枝為佐藥(即佐助藥), 以健脾而運化水濕之邪, 又以溫陽化氣而利水, 外散風寒以解表。

當代臨床上, 有用五苓散加減治療腎炎、尿瀦留、腎功能不全、膀胱癌以及流行性腹瀉、肝硬化腹水、胸腔積液、心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眩暈、顱內壓增高、特發性水腫等。 還用於治療婦科羊水過多症、妊娠高血壓症與嬰兒腹瀉、小兒鞘膜積液、小兒神經性尿頻及關節腔積液、淋病合併睾丸炎、中心性視網膜炎、青光眼等多種病證,

均獲得了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有資料顯示, 用五苓散加白茅根、白花蛇舌草, 或加丹參、益母草, 治療急性腎炎78例、腎炎水腫42例, 其有效率達到90%。

同時, 針對五苓散進行的試驗研究發現, 患者服用本方後24小時的尿量及鈉的排泄量, 比西藥噻嗪類、呋塞米、乙醯唑胺等的利尿作用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