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舌頭告訴你是否脾虛

不少人總是覺得頭暈腦脹, 特別不舒服, 你有沒有想到是脾虛在作怪­中醫就醫知識提醒:5個嚴重脾虛症狀, 補脾很緊急!

症狀一:舌苔有變化 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 看上去很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 輕薄且非常乾淨。 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 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症狀二:食欲下降 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 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 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 有較強的饑餓感, 可是吃了東西後卻有飽脹的感覺, 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症狀三: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

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 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症狀四:濕氣重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 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症狀五:如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濕的症狀, 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脾虛的人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脾虛的食療方法:

脾虛證 , 中醫裡主要指脾氣、脾陽或脾陰不足所呈現之各種症候, 主要表現為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等, 是現代慢性病裡的主要症狀之一, 調理脾虛證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 食療是一個比較好的輔助治療手段。

1、脾虛者宜吃以下食品:

粳米 、糯米、鍋巴 、西米、山芋、紅薯、苡仁米、飯豇豆 、白扁豆、牛肉、牛肚 、鯽魚、鱸魚 、大黃魚或者小黃魚的幹製品、大棗、櫻桃、芡實、菱角、蓮子肉、黨參 、太子參 、山藥、粟米、高粱、青稞、蠶豆、狗肉、羊肚、雞肉、青魚、鰱魚、烏魚、魴魚、白魚、銀魚、鱖魚、白木耳、花生、黃芪、紫河車、白術、甘草等。

2、食物調理:應該吃健脾益胃和溫脾補胃為主的食物。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味甘、性平。 作用:補氣、健脾。 宜於脾虛體弱,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 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 歸脾胃經。 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 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 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氣, 托痘疹。 宜於脾胃虛弱, 食欲不振, 倦怠乏力。 屬於發物, 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藥味甘、性平, 歸脾、肺、腎經。 作用:補氣健脾,

養陰益肺, 補腎固精。 宜於脾氣虛弱, 食少便溏, 慢性泄瀉。 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 歸脾、胃、腎經。 作用:補脾健胃, 補腎強筋, 活血止血。 宜於脾虛食少, 反胃, 瀉泄。 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 歸脾、胃經。 作用:補益脾胃, 養血安神。 宜於脾胃虛弱, 食少便稀, 疲乏無力。 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雞肉味甘、性溫, 歸脾、胃經。 作用:補中益氣, 補精添髓。 宜於脾胃虛弱, 疲乏, 納食不香, 慢性泄瀉。 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後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 作用:補中益氣, 涼血解毒。 宜於脾虛食少, 血熱便血, 胃熱嘔吐反胃, 腸燥便秘。 虛寒、泄瀉者忌食。

豬肚(豬胃)味甘、性溫。 作用:補益脾胃。 宜於虛弱、泄瀉, 近代用於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牛百葉)味甘、性溫。

作用:益脾胃, 補五臟。 宜於病後氣虛, 脾胃虛弱, 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溫。 作用:補虛弱、益脾胃。 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牛肉味甘、性平, 歸脾、胃經。 作用:補脾胃, 益氣血, 強筋骨。 宜於脾胃虛弱, 食少便稀, 中氣下陷, 慢性泄瀉。

桂魚味甘、性平, 歸脾、胃經。 作用:補脾胃, 益氣血。 宜於脾胃虛弱, 食欲不振。 虛寒證、寒濕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 歸脾、肺經。 作用:補中益氣, 利水祛濕。 宜於中氣不足、泄瀉、脫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 歸脾、胃經。 作用:補中益氣, 健脾和胃。 宜於中氣不足, 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脾胃不和, 嘔吐、泄瀉。

秈米味甘、性溫, 歸肺、脾、心經。 作用:補脾胃, 養五臟。 宜於脾虛濕盛腹瀉。 熱證、濕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溫,

歸脾、胃、肺經。 作用, 補中益氣, 補肺斂汗。 宜於脾虛腹瀉, 近代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 粘滯難化, 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 歸脾、胃經。 作用, 健脾化濕, 清暑和中。 宜於脾虛濕盛, 食少便稀, 暑濕吐瀉。 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 歸脾、腎經。 作用:健脾, 補腎。 宜於脾胃虛弱, 腹瀉, 嘔吐。 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 歸脾、肺、大腸經。 作用:補脾緩急, 潤肺止咳, 潤腸通便。 宜於脾胃虛弱胃痛, 津虧腸燥便秘, 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 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3、脾虛者應當忌食或少吃:

阿膠、馬奶、牛奶、海參、甲魚、螃蟹、蛤蜊、蚌肉、蜆肉、鰒魚、芝麻、蕎麥、柿子、柿餅、荸薺、柑、橘、香蕉、桑椹、無花果、獼猴桃、西瓜、甜瓜、海松子、柏子仁、生蘿蔔、水芹菜、落葵、菊花腦、茼蒿、菠菜、蓴菜、髮菜、蕺菜、地瓜、絲瓜、生菜瓜、生黃瓜、紫菜、地耳、金針菇、草菇、菊花、金銀花、地黃、決明子、西洋參、膨大海、薄荷等。

脾虛除食療外, 還可以配合其他補脾健脾方法, 如艾灸中脘、足三裡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長期堅持。

總結:如果上述的脾虛問題你都出現的話, 可一定要注意了, 小編給你推薦的食療可以試試看效果怎樣, 但要注意不可吃過了, 還有脾虛者忌食的食物, 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