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社交媒體,用得越多就越孤獨?

據外媒“24小時健康”網報導,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 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花費的時間越長, 反而越容易感到孤獨, 而非充實。

研究者招募了1787名年齡在19歲至32歲之間的美國成年人, 讓他們完成一份20分鐘的線上問卷調查, 參與者當中有一半是女性, 超過58%的是白人。 若持續參與後續調查, 則每人可獲得15美元。 研究人員詢問了調研物件是否感到孤獨, 以及平時使用臉譜網、推特、穀歌、領英、國際視頻網站等社交網站的頻率。 調查發現, 那些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人, 無論他們偏愛哪類網站, 彙報感受的次數都比其他人多。

與查閱社交媒體頻次較低那四分之一人群相比, 頻次較高的那四分之一人群所體會到的社交孤獨感是前者的三倍。 調查顯示, 研究物件中訪問社交網站較少的為每週9次, 訪問多的頻率超過每週58次, 每人每天花費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平均為61分鐘。 在社交媒體上每天花費時間超過121分鐘的人群所感受到的孤獨, 大約是那些費時少於30分鐘人群的兩倍。

孤獨感是一種封閉心理的反映, 生活中會導致社交隔絕, 並使得一個人缺乏社會歸屬感, 也缺乏和他人接觸並獲得心理滿足的社交關係。 這類性質的社會孤立將大大增加死亡風險, 因此受到社會學家的關注。 新研究總體結果表明, 登錄社交媒體越頻繁,

社會歸屬感越低, 與他人的聯接越少, 婚戀關係越慘澹。 即便控制社會和人口因素不變, 不考慮婚戀狀況和社會狀態, 該結論依然成立。

研究人員認為, 產生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花的時間越多, 現實世界中與人交流的時間就越少。 此外, 大部分人都只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積極經歷, 扭曲了人們看待現實生活的觀念, 容易心態失衡。 科學家指出, 由於研究並未分清因果關係, 因此也可能是越孤獨的人越喜歡用社交媒體。 然而即便是一個人先有了社交隔絕感, 社交媒體也不會緩解該狀況。

現代社會節奏變快, 人們曾認為發明社交媒體能夠幫助更多人跟上這種節奏, 但它們其實無法讓人們面對面,

依賴它們會讓社會隔絕感只增不減。 此前, 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們也曾證明, 越是使用臉譜網, 對生活的滿意度越低, 因此, 為了保證生活品質, 還請放下手機和電腦, 給身邊的人多些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