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腸系膜淋巴結核

概述
腸系膜淋巴結核常繼發於其它器官的結核, 如腸結核、輸卵管結核等。 如吞咽進入胃腸的結核桿菌通過腸粘膜直接進入相應的淋巴管所發生的腸系膜淋巴結核, 稱為原發性腸系膜淋巴結核。 後者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

病因
腸系膜淋巴結核常繼發於其它器官的結核, 如腸結核、輸卵管結核等。 如吞咽進入胃腸的結核桿菌通過腸粘膜直接進入相應的淋巴管所發生的腸系膜淋巴結核。

症狀
臨床症狀除發熱、倦怠等一般結核症狀外, 可有腹痛、腹瀉、腹脹等。 腹部觸診時, 右下腹或中腹部可捫及直徑 2-3釐米大小的腫大淋巴結,

有時多個並存, 不易移動且邊緣不齊, 有壓痛。

檢查
一、血象與血沉 白細胞總數一般正常,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常偏低, 呈輕、中度貧血, 以潰瘍型患者為多見。 在活動性病變患者中, 血沉常增快。
二、糞便檢查。
三、X線檢查 腹部X線平片, 可見腸系膜根附著處, 分佈數個圓形或橢圓形密度不均的斑點或斑點塊狀鈣化影, 側位元片該陰影在脊柱前。 。
四、纖維結腸鏡檢 可直接觀察全結腸、盲腸及回盲部的病變, 並可行活檢或取樣作細菌培養。

治療
與肺結核一樣, 均應強調早期、聯合、適量及全程用藥。
一、休息與營養 合理的休息與營養應作為治療結核的基礎。
二、抗結核藥物治療 抗結核藥物選擇、用法詳見肺結核。


三、對症處理 腹痛可用顛茄、阿托品或其它抗膽鹼藥物。
常繼發於肺結核, 故應對原發病診斷, 積極治療, 加強公共衛生宣傳, 教育患者避免吞咽痰液及不隨地吐痰, 牛奶應充分消毒後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