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護士留言】做護理 還真要學會“讓他三尺又何妨”

點擊“健康報護士頻道”關注

案例一:

忙碌的夜班, 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著, 那接班時還滿滿的一治療車液體瓶, 在我們無數次丈量著走廊的距離中漸漸減少, 直至最後僅剩的幾瓶。

當我帶教的實習學生經過走廊再次去換液體瓶時, 發現了違規把床鋪鋪在走廊的家屬, 學生好言相勸:“醫院規定這裡不讓睡覺, 會影響急診車及手術車的通過, 你換個地方吧。 ”沒想到, 就這樣一句規勸, 會使家屬幾乎用喊的聲音在呐喊:“我就鋪在這裡了, 怎麼著吧?”

這一聲呐喊, 把正在寫記錄單的我驚住了, 趕緊起身, 用平和的語氣上前詢問:你怎麼了, 怎麼這麼大聲?病人都睡覺了, 這樣會影響別人休息的。

我的話, 再次換來了他的喊叫:“我怎麼了, 我就這麼厲害, 你想怎麼地吧?”

我說:“我沒想怎麼地, 你還是挪一下吧, 一會急診手術就下來了, 影響車子的通過。 ”

終於, 在另外一個家屬的勸說下,

他極不情願的挪了個地方, 氣呼呼的走了。

案例二:

已經出院回家的病人家屬, 拿著前些天結帳的收據, 讓給他查查他們第一筆交款費用是多少。

剛開始我不理解他這樣做的原因, 後來從他極不耐煩的解釋中才知道, 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經濟糾紛。

我說:“我們這裡電腦上只能看到你一共交了多少錢, 具體到每筆賬的多少, 是查不到的。 更何況, 你現在已經出院好幾天了, 要查總費用也要再調出出院那天的清單。 ”

那位家屬一聽查不出來, 急的蹦跳, 說:“怎麼會查不出來呢, 肯定是有方法的, 你們是怕麻煩吧?今天你還就要給我查了。 ”

霸道的語氣, 急躁的情緒, 看得出, 他剛剛經歷了一場很是生氣的家庭糾紛, 這糾紛一定是因為老人住院期間的住院費用。

我理解他, 所以, 對他的指責視而不見。 我說:“辦法是有的, 你可以拿你手裡結帳單據上交的總的錢數減去你手裡所有單據上的錢數, 就是剩下的別人手裡的錢數。 ”

我自覺挺有效的一個辦法, 他卻不採納, 也許是在他手裡有限的證據裡根本無法採納, 而他又不好意思全說給我們聽。

惱羞成怒的他, 再次對我們進行了語言暴力的攻擊。 讓他去別的地方去查, 他又不去, 萬般無奈之下, 我們只好派人領著他去該去的地方問個究竟。

點 評:

莫名其妙的受了一肚子氣, 說不生氣是不可能的。 那又能怎樣呢?跟他吵?跟他理論, 為什麼把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我們身上?吵贏了, 又能如何?

那個“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此時出現在了腦海,

是啊, 讓他三尺又何妨?生活不是戰場, 醫院不是用來吵架的地方, 無需一較高低。 也許他的家人生病了, 心情不好, 讓他發洩出來, 他心裡會好受些。 他發洩的時候, 我們沒有進行針鋒相對的爭辯, 等他冷靜下來的時候, 他反而會覺得不好意思, 會感到自己無端的指責毫無意義, 會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感到內疚。

水深不語, 人穩不言, 學會淡下性子, 學會忍住怒氣面對不滿。 人與人之間, 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 心與心之間, 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往期回顧】

【護士留言】當著病人做了一項操作, 惹上大麻煩!

【護士留言】你給你的護士長道過歉嗎?

【護士留言】四個案例告訴你, 如何通過病情觀察成為護士中的“福爾摩斯”!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內容, 轉載須獲本報授權並標明出處。 圖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