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

番瀉葉屬於一種瀉藥, 在使用的時候也是對人們有著一定的保健和醫藥作用的, 可是使用番瀉葉的時候, 對於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是必須要事先瞭解的, 並且對於番瀉葉的用量也得清楚, 不然的話, 用量過多, 不僅沒有藥物本身的治療效果, 還會引起疾病的惡化的。

番瀉葉屬於一種瀉下的藥物, 對於這種番瀉葉的使用我們必須要注意一些藥物用量, 在平時的時候, 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還是很大的, 這種番瀉葉本腎具有了甘,苦,寒,還有歸大腸經、 瀉下導滯的效果, 並且可以幫助人們治療熱結便秘, 以及一些習慣性的便秘。 多是可以單用泡服, 除此之外, 番瀉葉在醫藥上還可以幫助人們去治水腫腹脹的疾病狀況。

治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症及消化道出血:一般每次服番瀉葉膠囊4粒(每粒含生藥2.5g)每天3次, 24小時內未大便者加服1次。 用於便秘:一般每日用幹番瀉葉3~6g,

重症可加至10g, 開水浸泡後服用。 用於促進術後腸功能早期恢復:以番瀉葉4g開水泡服。

於肛腸病術前應用以代替清潔灌腸:於術前1天下午禁食, 下午3時以番瀉葉10g開水泡服。 治療產褥期便秘:取番瀉葉2.5錢, 衝開水約150ml, 經3-5分鐘, 棄渣1次服下。 如便秘時間過久, 隔10分鐘後將藥渣再泡服1次。 治療100例, 多數服1次即見效。 服藥後少數有輕度下腹疼痛。 未見乳汁減少、惡露增多或全身不適等不良影響;且通便後子宮復舊良好, 惡露減少。 但平素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止血作用對胃、十二指腸出血有效。 用本品水浸液於胃鏡下噴灑於胃出血處, 直視可見有即刻止血作用。 番瀉葉總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顯縮短小鼠出血時間。

番瀉葉口服, 可便血小板數及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 凝血時間、凝血活酶時間、血漿複鈣時間和血塊收縮時間縮短。 此外, 本品對鹽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粘膜損傷的保護作用也有利於對胃、十二指腸出血的防治。

在使用番瀉葉的時候, 對於番瀉葉要是用量過大還會給人們帶來瀉病的。 所以使用這種番瀉葉的時候, 對於本身作用因人而異, 有人使用了十克, 還沒有通便作用, 也沒有不良反應。 但是有的人使用一點就反應巨大, 所以, 我們必須在使用前對於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有所認識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