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便秘怎麼辦 該怎麼調理

便秘的自我調理方法:

1、補充水分

每天飲用2L水, 使腸道保持充足的水分, 可使腸道吸收提高, 增強腸胃蠕動力, 有利糞便排出。

如果體內缺水, 就會使大便乾燥, 無法順利排出。 所以想要防治便秘, 除了果蔬等食物中的水分外, 每天最好額外再喝約2L的水。

2、保持規律排便

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順便去廁所排便,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一般排便的時間可以在吃過早餐之後的20分鐘內。 起初即使無便意, 也要根據自己規定的時間上廁所蹲10-20分鐘, 排便時注意力要集中, 不要看報、玩手機、思考問題等。

3、腹部按摩

腸道位於人們的腹部,

因此適當的腹部按摩很重要。 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腸道, 促進排便。 飯後一小時, 仰躺, 以肚臍為中心, 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 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摩。 如果有腹脹感的話, 可以點按肚臍兩邊的天樞穴(臍中旁開2寸), 按時呼氣, 放鬆時吸氣, 能促進胃腸蠕動, 有效緩解便秘。

洗澡時也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 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 並淋浴腹部, 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 而神經性便秘, 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沖3分鐘左右, 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鐘, 反復5次, 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4、均衡飲食

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 保持均衡飲食, 腸道能吸取更多的營養物質, 從而使腸道蠕動力提高, 使排泄物在人體結腸的一定時間內排出。

平時可食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和維生素等, 一定要種類齊全和比例適當。

5、熱水泡腳

每天睡前用熱水泡腳20分鐘左右(水溫以38-43度為宜)。 有利於血液的迴圈和通暢, 促進體內機能的正常運行, 在水裡加入一勺鹽, 可以緩解便秘。 這樣, 也有助於睡眠。  

日常飲食調理方法:

1、多吃高纖維類的食物

芹菜、山藥、全麥麵包、香蕉、木瓜等都屬於高纖維類的食物, 能增加食物殘渣, 刺激和促進腸道蠕動。 值得注意的是, 只有熟透了的香蕉才有這個功能, 不熟的香蕉含有很多鞣酸, 反而會抑制腸蠕動。  

2、多吃非水溶性食物

蘋果、獼猴桃、柳丁等水果以及各類蔬菜都是非水溶性食物。 而蜂蜜、核桃、牛奶、菠菜、芝麻等潤腸食物能夠軟化腸內糞便, 推進便秘患者排便。  

3、多攝入粗纖維食物

很多時候腸胃蠕動之所以會變慢, 與缺乏刺激有著很大的關係, 因此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有便秘情況的人群應多吃些富含有粗纖維的食物。 比如玉米、燕麥、大豆、 白菜、芹菜、韭菜、蘿蔔等,

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4、適當增加脂肪供給

高脂肪食物裡面的植物油能分解脂肪酸, 增強腸胃蠕動, 和排便能力。 幹果仁裡面含有大量的油脂, 適當的增加有通便的作用。

5、喝清腸飲料

每天清晨喝淡鹽水或蜂蜜水, 能有效地從一天開始時就滋潤消化道和幫助腸胃蠕動。 下午喝一杯玫瑰花茶或決明子茶, 除了通便, 還能促進血液迴圈。 而睡前可以喝經過稀釋的蘋果醋或是牛奶。  

便秘要注意的事項

1.飲食要清淡,補充水分, 忌高糖、辛辣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2.攝取足夠的纖維素,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豆類、全麥和全穀類、鮮水果、蔬菜。

3.保持舒暢的心情, 有規律的生活作息, 保證良好的睡眠。

4.每天進行適量運動,

增加血液迴圈, 促進體內消化機能。

5.每天定時規律排便, 時間不超過3分鐘。 沒有大便也要培養大便反射, 避免用力大便時肛門粘膜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