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牛尾參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謂:薯蕷, 《本經》上品, 即今山藥……雲南有一種, 根長尺余, 色白而扁, 葉圓。 《滇南本草》謂之牛尾參, 蓋有其形……按以上所述及附圖考證, 即為薯蕷科毛膠薯蕷。

【拼音名】Niú Wěi Shēn

【別名】粘山藥、粘狗苕、粘芋、黃藥、黏粘粘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毛膠薯蕷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hll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 除去莖葉, 洗淨, 刮去外皮, 鮮用。

【性味】甘;微辛;平

【歸經】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健脾去濕;補肺益腎。 主脾虛食少;泄瀉;腎虛遺精;消渴;肺勞咳嗽;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