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合歡花有哪些保健功效

在自然界中, 有類似本領的植物, 為數不少, 只是反映沒有那麼快, 不是“一觸即發”。 例如合歡, 對光和熱都敏感, 每到夕陽西下, 一對對的羽狀複葉就慢慢靠攏, 次晨才漸漸分開, 在炎夏的午後, 有這種現象, 但不如夜裡的緊貼, 故又名夜合。

合歡是含羞草科合歡屬的喬木, 高可達十五米以上, 五、六月間開始放出一簇簇的花朵, 淡紅色的雄蕊長長地伸出, 活象一團團的絲絨, 也象紅纓, 因而又有絨花樹, 馬纓花等別稱。 在嶺南, 較為多見的是大葉合歡, 性狀跟合歡大致相同, 花朵也在夜後清香四溢, 不過是綠白色的,

花期略遲, 據《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第二冊說, 這種合歡的果有毒, 樹皮含單寧、入藥能消腫止疼, 是重要的中藥, 合歡的皮, 續骨生肌, 合歡的花有寧神作用, 主要是安五臟、心志, 令人歡樂無憂, 配夜交藤、獲神、棗仁可治夜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