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晚上做這事猛抖一下竟傷身體

睡覺時抽搐的經歷, 應該很多人都有過, 但是對於這一現象好好研究, 認真對待的人應該不多。 民間也有不少針對這一現象提出的說法, 只是可信的並不多, 下面小編就科學地解釋一下。 順便聊聊睡覺磨牙、睡覺流口水等常見的睡覺問題。

相信不少的人有這樣的經驗, 學生時期趴在桌上午休, 剛入睡沒多久, 身體就突然剉一下而驚醒。 或是在床上睡覺, 才躺下一會兒, 身體竟不自覺得抽動一下。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睡覺時肢體抖動呢?

關於這個身體秘密, 有專家認為是所謂的臨睡肌躍症, 就是剛入睡時身體猛然一抖,

而且通常會伴隨著一種跌落或踏空的感覺。 這個生理性不自主動作的發生, 就是大腦誤以為墜入夢鄉的訊息是真的要墜入哪兒, 大腦的反應就是把繃緊肌肉重新取得平衡, 所以會導致身體突然劇烈晃動一下, 甚至驚醒, 通常出現在比較勞累或精神壓力大的時候。

此外, 想睡覺時, 腦中會分泌許多血清張素, 此種神經傳遞物, 與睡眠、記憶有很大關係。 有些人做夢常夢到走樓梯一腳踩空, 通常是剛入睡時會做這個夢, 其實這就是肌肉突然放鬆之故。

另一說法是, 當進入睡眠狀態時, 大腦皮層就會抑制四肢肌肉的活動, 但是這時候肌肉神經會有一些自發的運動, 加上睡眠狀態時, 人體內的血液迴圈較慢, 小小的肌肉神經運動會表現得更加明顯。 偶爾發生是屬於正常現象, 別太在意, 但若過於頻繁就該去看醫生。

睡覺時突然抽搐一下 是長個兒還是大腦在“救”你?

剛睡下就被驚醒, 身體突然抽搐或者猛抖一下, 究竟是因為夢境嚇得抽搐, 還是因為抽搐才做了噩夢?

大腦犯二論 試著喚醒“死亡之身”

之前網上盛傳著一個說法:“你睡覺的時候, 有沒有突然踹一下腿或抽搐了下?告訴你真相, 這叫肌抽躍, 常在睡覺時發生, 睡覺時呼吸頻率降低的幅度太大, 大腦會認為身體快要死亡了, 所以它會發送一個脈衝使身體覺醒。 常發生肌抽躍的人一定要注意, 這表明你這時的身體機能不是很好哦。 ”

很多人對此信以為真, 根據科學理論, 這種現象並非是不健康的表現, 也不是因為大腦誤以為你快要死了所以測試一下, 因為大腦其實很聰明。 研究表明, 睡眠中的抽搐可能起著幫助睡眠的作用, 甚至和學習有關。

核心理念

入睡抽動可能是來源於皮層下的活動, 入睡時,

全身的肌肉開始放鬆, 因為缺失一個回饋信號, 導致大腦誤以為這種肌肉放鬆是身體下落的危險資訊, 因而調動運動系統以保護自己, 從而產生肌肉抽搐。

夢境反射論 “快速動眼期”的夢境太過生動

人的睡眠有兩個週期, 一種是快速眼動睡眠;一種是非快速眼動睡眠。 一般在入睡後1小時左右, 就會進入“快速動眼期”, 眼球會快速移動。 在這個階段, 大腦的神經元的活動與白天清醒的時候相同, 睡眠中大部分夢都發生在這個階段, 而且多數在醒來後能夠回憶起來的夢, 也是在快速動眼期發生的。

核心理念

有些人由於睡姿、白天勞累、興奮、心情煩躁等原因, 睡下後肌肉沒有完全放鬆, 睡眠進入“快速動眼期”, 特別是有時夢境過於生動時,

刺激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發出信號, 就會產生小動作, 發生把夢境演出來的情況。

切換失靈論 睡前劇烈運動造成肌肉放電

人從清醒進入睡眠需要經歷一系列狀態的切換, 在這個切換過程中, 身體網狀啟動系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肌肉在入睡時也會發生狀態的切換, 如果切換時網狀啟動系統不慎“卡機”, 就會刺激神經引發抽搐。 睡前有劇烈運動的話, 這種情況更為常見。

核心理念

類似於激烈運動後未完成的一種肌肉放電現象, 可以看成是一種肌肉慣性。

抽搐學習論 嬰兒正在睡眠中學習

人在睡眠時還會出現一種叫“睡眠錠”的東西, 其具體表現為腦電波突然出現大幅劇烈震盪, 此時可能伴隨身體局部肌肉的突然抽動。

另有研究發現, 睡眠錠的出現有助於將新資訊與現有知識進行整合, 這也為“抽搐睡眠學習”假設提供了一些支援。

核心理念

睡眠中的肌肉抽搐在嬰兒身上更常見, 有觀點認為這是大腦在學習或鞏固神經與肌肉之間的對應關係, 而這一過程在沒有外界刺激干擾的睡眠時更容易完成。

媽媽說 孩子, 你這是在長個兒呢

另外最讓人開心的說法就是, 媽媽常跟我們說的:孩子, 你這是在長個子啊!當然這毫無科學依據, 只是寄託了家長對我們的美好期望。

需要說明的是, 這裡討論的身體突然抖動一下, 與睡覺時手腳突然抽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況, 最大的區別就是, 前者是一個瞬間的動作, 突然劇烈抖動一下, 身體旋即恢復平靜,沒有疼痛;後者則是一個持續的疼痛的過程。如果是後者,可能是身體缺鈣,可適當補鈣。

實際上,目前在醫學科學上,對於“睡覺時突然抖動驚醒”這一睡眠現象尚未有確切的定論。綜合上面的幾個觀點,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這是身體機能的一種應激反應,是出於身體的自我保護意識。

睡覺流口水怎麼回事 恐是全身性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睡覺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在兒童和不少的成年人中均有發生,通常情況下,在發現自己睡覺時有流口水的症狀的時候,大家對於睡覺流口水的原因查找,也是要十分上心的。

1、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

像趴在桌子上睡、側臥位睡覺,都容易引起流口水。

2、全身性疾病

除了口腔問題外,還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覺時流口水。

3、藥物的副作用

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選擇藥物時需要注意。

4、口腔衛生不良

口腔裡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口腔內的炎症也會促進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細菌感染,疼痛明顯,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藥促進潰瘍癒合,流口水的情形會自動消失。

5、前牙畸形

這可能由於遺傳因素造成後天不良習慣,如啃指甲、吐舌、咬鉛筆頭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覺流口水。

6、神經調節障礙

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一些神經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也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

為什麼有人晚上睡覺會磨牙?

睡覺時總磨牙怎麼辦?在很多人看來,磨牙就像睡覺打呼嚕一樣,只是個壞習慣。大部分人不會因磨牙而特地去醫院。磨牙究竟是一個壞習慣,還是一種病?為什麼有人睡覺時會磨牙?是缺鈣,還是肚子裡有蛔蟲,又或是精神壓力太大了?

磨牙十多年牙釉質已被磨光

“門診中因磨牙來就診的人確實不多,但真的來了,大都情況比較嚴重了,有些人把牙齒都磨平了。”醫院口腔科醫生說。有位女患者,二十七八歲,是個白領,平時工作努力,也沒啥不良嗜好,長得也很漂亮。

可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她,她晚上睡覺有磨牙的習慣,從十幾歲就開始磨牙,磨了十多年。為此,她經常在早上起床時遭到室友的“抗議”。一直以來,她都以為磨牙像說夢話、打呼嚕一樣,只是一個壞習慣,所以就一直沒治療過。漸漸地,她磨牙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很多時候早上醒來時,兩頰的肌肉特別酸、特別疼。

前段時間,她一早起來感覺嘴巴有些張不開,一用力,兩頰的肌肉特別痛;喝口冷水,牙齒也有酸痛感。於是,趕到醫院找醫生。

醫生發現,她的牙齒已差不多磨掉了1毫米,牙釉質已經被磨光,牙本質都暴露在外面了,正常人的牙齒是有牙尖、牙窩的,她基本上都是平的。

“像她這種情況,再磨下去的話,等她老了會很難受的。牙釉質是牙齒的保護層,是最耐磨的,牙本質上有很多神經,是不耐磨的,暴露在外面,容易誘發牙髓炎、齲齒,一吃冷或熱的東西,就會難受。”醫生說。

精神壓力大、缺鈣、肚子裡有蛔蟲都會磨牙

為什麼有些人睡覺時會磨牙?

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它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也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現在,我們也只能對症治療。”

醫書中對於磨牙的解釋是這樣的,睡覺時有習慣性磨牙,或清醒時有無意識的磨牙習慣稱為磨牙症。晚上睡覺磨牙,稱為“夜磨牙”。

引起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坊間流傳的缺鈣、肚子裡有蛔蟲、精神壓力大都屬於誘發原因。

除此之外,牙列不齊、咬肌(咬緊後牙根,用手摸後臉部一塊硬狀的肌肉塊)肌肉緊張等都有關係。甚至還與從事的職業有關,像汽車駕駛員、運動員,要求精確性較高的工作如鐘錶工,均有磨牙的傾向。

面臨中高考的學生,生活工作緊張的白領,他們磨牙,大都與精神緊張有關。“人們在白天難以及時發洩的懼怕、憤怒、敵對、抵觸以及其他各種緊張情緒,往往會在潛意識中週期性地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磨牙就是表現方式之一。睡覺時,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磨牙的概率就更高了。”專家說。

磨牙是不是病?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磨牙究竟是一種壞習慣,還是一種病呢?醫生說:“引起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人只是偶爾磨牙。像這種不算病,應該說是一種生活行為習慣。”

雖然,磨牙暫時不會讓人感到痛苦,最多是影響他人睡覺,但是如果長時間磨牙,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長時間磨牙,容易造成牙釉質過度磨損,使牙本質暴露出來。輕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食物過敏,長此下去,可導致牙床經常出血、發炎、牙齒鬆動甚至脫落。還可能導致顳頜關節勞累、疼痛,關節彈響。”醫生說。

磨牙怎麼防治?

目前,對磨牙的治療只能是找到病因,對症治療。治療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保護口腔。

臨床上碰到磨牙患者,會首先考慮讓他們看消化科,判斷有沒有蛔蟲;再是考慮有沒有缺鈣,這些都正常,則考慮是不是精神緊張引起的,建議他們試著做做心理治療。

對於頑固性的,找不到原因的磨牙,一般建議戴“牙合”墊,先將牙齒保護起來。

“牙合”墊是用矽膠製成的,呈透明色,是根據患者的牙形取模,只要在睡覺前戴上就可以了。不過,戴上“牙合”墊並不是說就不磨牙了,牙還是會磨的,只是沒有聲音了。“牙合”墊主要是用來保護牙齒的。

製作“牙合”墊的過程很簡單,先到口腔科進行相應的口腔檢查,確定無炎症和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再為患者取模,然後送到義齒加工廠使用真空成型機制作“牙合”墊,最後拿回口腔科給患者戴,並作相應調節。過程有點像戴牙套。

當“牙合”墊也不起作用時,只能用局部注射肉毒素的辦法,通過阻斷咬肌神經,治療磨牙。

由於磨牙的具體原因現在還不清楚,所以很難預防,真要預防也只能從上述誘因預防。如放鬆精神、注意補鈣、睡前不要吃太多堅硬的食物,如牛肉幹、生魚片、甘蔗等,牙列不齊的要及時矯正等。

結語:睡覺磨牙,睡覺流口水,睡覺會時不時地抖動,這幾類現象應該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今日小編將他們一個個擰出來和大家解釋一下,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也祝福大家都能有個好睡眠,畢竟,睡眠好,才有精神去工作賺錢嘛! 身體旋即恢復平靜,沒有疼痛;後者則是一個持續的疼痛的過程。如果是後者,可能是身體缺鈣,可適當補鈣。

實際上,目前在醫學科學上,對於“睡覺時突然抖動驚醒”這一睡眠現象尚未有確切的定論。綜合上面的幾個觀點,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這是身體機能的一種應激反應,是出於身體的自我保護意識。

睡覺流口水怎麼回事 恐是全身性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睡覺出現流口水的現象,在兒童和不少的成年人中均有發生,通常情況下,在發現自己睡覺時有流口水的症狀的時候,大家對於睡覺流口水的原因查找,也是要十分上心的。

1、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

像趴在桌子上睡、側臥位睡覺,都容易引起流口水。

2、全身性疾病

除了口腔問題外,還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覺時流口水。

3、藥物的副作用

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選擇藥物時需要注意。

4、口腔衛生不良

口腔裡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口腔內的炎症也會促進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細菌感染,疼痛明顯,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藥促進潰瘍癒合,流口水的情形會自動消失。

5、前牙畸形

這可能由於遺傳因素造成後天不良習慣,如啃指甲、吐舌、咬鉛筆頭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覺流口水。

6、神經調節障礙

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一些神經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也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

為什麼有人晚上睡覺會磨牙?

睡覺時總磨牙怎麼辦?在很多人看來,磨牙就像睡覺打呼嚕一樣,只是個壞習慣。大部分人不會因磨牙而特地去醫院。磨牙究竟是一個壞習慣,還是一種病?為什麼有人睡覺時會磨牙?是缺鈣,還是肚子裡有蛔蟲,又或是精神壓力太大了?

磨牙十多年牙釉質已被磨光

“門診中因磨牙來就診的人確實不多,但真的來了,大都情況比較嚴重了,有些人把牙齒都磨平了。”醫院口腔科醫生說。有位女患者,二十七八歲,是個白領,平時工作努力,也沒啥不良嗜好,長得也很漂亮。

可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她,她晚上睡覺有磨牙的習慣,從十幾歲就開始磨牙,磨了十多年。為此,她經常在早上起床時遭到室友的“抗議”。一直以來,她都以為磨牙像說夢話、打呼嚕一樣,只是一個壞習慣,所以就一直沒治療過。漸漸地,她磨牙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很多時候早上醒來時,兩頰的肌肉特別酸、特別疼。

前段時間,她一早起來感覺嘴巴有些張不開,一用力,兩頰的肌肉特別痛;喝口冷水,牙齒也有酸痛感。於是,趕到醫院找醫生。

醫生發現,她的牙齒已差不多磨掉了1毫米,牙釉質已經被磨光,牙本質都暴露在外面了,正常人的牙齒是有牙尖、牙窩的,她基本上都是平的。

“像她這種情況,再磨下去的話,等她老了會很難受的。牙釉質是牙齒的保護層,是最耐磨的,牙本質上有很多神經,是不耐磨的,暴露在外面,容易誘發牙髓炎、齲齒,一吃冷或熱的東西,就會難受。”醫生說。

精神壓力大、缺鈣、肚子裡有蛔蟲都會磨牙

為什麼有些人睡覺時會磨牙?

專家指出:“到目前為止,它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也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現在,我們也只能對症治療。”

醫書中對於磨牙的解釋是這樣的,睡覺時有習慣性磨牙,或清醒時有無意識的磨牙習慣稱為磨牙症。晚上睡覺磨牙,稱為“夜磨牙”。

引起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坊間流傳的缺鈣、肚子裡有蛔蟲、精神壓力大都屬於誘發原因。

除此之外,牙列不齊、咬肌(咬緊後牙根,用手摸後臉部一塊硬狀的肌肉塊)肌肉緊張等都有關係。甚至還與從事的職業有關,像汽車駕駛員、運動員,要求精確性較高的工作如鐘錶工,均有磨牙的傾向。

面臨中高考的學生,生活工作緊張的白領,他們磨牙,大都與精神緊張有關。“人們在白天難以及時發洩的懼怕、憤怒、敵對、抵觸以及其他各種緊張情緒,往往會在潛意識中週期性地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磨牙就是表現方式之一。睡覺時,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磨牙的概率就更高了。”專家說。

磨牙是不是病?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磨牙究竟是一種壞習慣,還是一種病呢?醫生說:“引起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人只是偶爾磨牙。像這種不算病,應該說是一種生活行為習慣。”

雖然,磨牙暫時不會讓人感到痛苦,最多是影響他人睡覺,但是如果長時間磨牙,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長時間磨牙,容易造成牙釉質過度磨損,使牙本質暴露出來。輕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食物過敏,長此下去,可導致牙床經常出血、發炎、牙齒鬆動甚至脫落。還可能導致顳頜關節勞累、疼痛,關節彈響。”醫生說。

磨牙怎麼防治?

目前,對磨牙的治療只能是找到病因,對症治療。治療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保護口腔。

臨床上碰到磨牙患者,會首先考慮讓他們看消化科,判斷有沒有蛔蟲;再是考慮有沒有缺鈣,這些都正常,則考慮是不是精神緊張引起的,建議他們試著做做心理治療。

對於頑固性的,找不到原因的磨牙,一般建議戴“牙合”墊,先將牙齒保護起來。

“牙合”墊是用矽膠製成的,呈透明色,是根據患者的牙形取模,只要在睡覺前戴上就可以了。不過,戴上“牙合”墊並不是說就不磨牙了,牙還是會磨的,只是沒有聲音了。“牙合”墊主要是用來保護牙齒的。

製作“牙合”墊的過程很簡單,先到口腔科進行相應的口腔檢查,確定無炎症和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再為患者取模,然後送到義齒加工廠使用真空成型機制作“牙合”墊,最後拿回口腔科給患者戴,並作相應調節。過程有點像戴牙套。

當“牙合”墊也不起作用時,只能用局部注射肉毒素的辦法,通過阻斷咬肌神經,治療磨牙。

由於磨牙的具體原因現在還不清楚,所以很難預防,真要預防也只能從上述誘因預防。如放鬆精神、注意補鈣、睡前不要吃太多堅硬的食物,如牛肉幹、生魚片、甘蔗等,牙列不齊的要及時矯正等。

結語:睡覺磨牙,睡覺流口水,睡覺會時不時地抖動,這幾類現象應該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今日小編將他們一個個擰出來和大家解釋一下,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也祝福大家都能有個好睡眠,畢竟,睡眠好,才有精神去工作賺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