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保護皮膚的簡單原則

網上朋友問我最多的問題, 就是如何吃出好皮膚?長了痘痘怎麼辦?出了皺紋怎麼辦?皮膚鬆弛怎麼辦?吃什麼、抹什麼能夠把這些事情搞定呢?

重要的“面子”工程

皮膚是面子, 不錯。 但是, 皮膚也是身體的一部分。 它的枯榮, 是整體健康的外在表現。 我們不能想像, 一個病入膏肓的人, 能有光澤的皮膚、紅潤的氣色。 無論怎麼化妝, 都不可能掩蓋病容。 所以, 面部皮膚的鬆弛與否,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肌肉的充實和體能的充沛。

面部皮膚是否紅潤, 與皮膚的供血關係十分密切。 如果貧血或者血液迴圈效率低下,

皮膚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和氧氣, 無法透出紅潤的光澤, 會顯得黯淡枯乾。 要提高微循環的效率, 就需要足夠的運動。 運動能改善心肺機能, 讓血液能充分供應到最遠的末梢血管。

面部皮膚是否暗淡, 還與三餐飲食密切相關。 過度節食會導致營養不良, 讓皮膚乾枯或水腫;每日貪吃煎炸食物, 或調味過重, 會讓皮膚失去清爽狀態;肉類過多, 主食精白, 蔬菜和雜糧過少, 也容易造成皮膚粗糙長痘的情況。 只想靠吃一兩種“美容食物”來解決問題, 而不是調整整體的膳食結構, 往往收不到想像中的美麗效果。

而皮膚是否清爽和光澤, 還與身體的消化吸收、排泄和解毒功能密切相關。 消化吸收好的時候, 食物中的養分能充分吸收,

面色就有光澤;消化功能差, 食物中沒有充分消化的部分進入身體之後會增加肝臟負擔, 甚至引發免疫反應。 食物殘渣從大腸排出, 吸收之後經過肝臟處理的毒物和廢物從腎臟排出。 如果這兩條排泄途徑的功能不盡如人意, 那麼皮膚的清爽也就無從保證了。

美, 要由內而外

之所以嘮叨這些, 是因為大部分人遇到“面子”問題, 總是想從外部來解決, 而很少考慮到如何全面改善自己的身體健康。 所以, 為了長期保持皮膚的美麗, 至少應當做到以下這幾點:

每天保證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主食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粗糧、豆類或薯類。 這些食品可以供應充足的膳食纖維, 它們幫我們排出廢物、暢通腸道。 這些食品還給我們提供足夠的抗氧化成分,

它們能預防皮膚出現斑點和暗沉。

每週吃紅肉的總量控制在7兩到1斤的範圍裡, 減少煎炸和油膩, 調味清淡, 減油減鹽, 遠離甜食和甜飲料, 能幫助女性既遠離貧血問題, 又避免皮膚粗糙油膩。

每天保證半小時讓身體發熱的運動。 改善血液迴圈, 強化心肺機能, 就等於給我們的皮膚輸送更多的養分和氧氣, 還能讓肌肉緊實, 內臟脂肪比例下降。 這樣就能避免面部過早下垂, 預防雙下巴, 顯得年輕有活力。

保證體重長期維持基本穩定。 經常饑餓減肥, 減肥後又反彈, 是最容易讓皮膚起皺紋的。

最後還要記住, 人的年齡不僅僅靠皮膚來反映。 即便靠拉皮、換膚做出一張18歲的臉, 但是無神的眼睛、臃腫的身體、遲緩的反應、沉重的步態,

馬上就會暴露女人的生理年齡。 如果及早開始健康生活, 保持身心的年輕狀態, 面部自然也能煥發青春的光彩。

專家:範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食物營養研究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