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手足癬菌易復發加強預防

張師傅近幾年一直靠在菜市場賣魚為生,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總是覺得手發癢、發紅、脫皮, 仔細看上面還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皰, 去藥店買了些止癢的藥膏回來擦了幾天, 誰知道症狀不但沒有緩解, 水皰反而越長越多, 紅腫脫皮的面積也越來越大。

鼓樓醫院皮膚科李志瑜副主任醫師介紹, 癬是由皮膚癬菌侵犯皮膚毛髮指、趾甲板引起的淺部真菌病, 主要類型有手癬、足癬、甲癬和體股癬等。 引起癬菌病的原因主要有不良的衛生習慣, 如用在浴室、健身房、泳池等地方的公用拖鞋、梳子、浴巾等;與患者或病畜經常接觸,

如貓狗等;衛生條件不良:衛生差、用水困難的人群容易造成流行;另外, 肥胖、多汗、糖尿病、腫瘤等疾病患者, 或者長期大量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患者易患癬菌病。 還有一些長期在潮濕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易患手足癬, 如張師傅這樣長期接觸水產品的商販、經常在水田勞作的農民以及浴室、足浴技師等等。

李志瑜副主任醫師提醒, 手足癬發病率高、傳染性大, 是其他癬菌病的根源, 且極易復發, 首先應引起重視、加強預防。 平時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 保持手足部及體股部的清潔乾燥;穿寬鬆透氣的鞋襪及內衣內褲, 並保持其清潔乾燥;不與他人共用鞋襪、臉盆、浴盆、洗腳盆、毛巾等都是預防癬菌病的有效措施。

其次, 要糾正“足濕氣是身體健康的表現”和“治好了足癬會生大病”的錯誤觀點, 一旦患病要及時治療。 另外, 由於手部經常受外界因素的刺激, 如肥皂、洗衣粉等容易發生外傷, 使手癬更加頑固難治, 又使其容易重複感染發病, 故在防治中還應注意避免局部接觸物理和化學的刺激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