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網絡拖延癥”為何惹上職場人

“打開電腦, 聊天、瀏覽網頁、玩玩游戲或看下視頻, 工作還沒開始做, 半天就過去了。 ”這是平面設計師小周的拖延表現。 有同樣經歷的職場人不在少數,

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離不開電腦, 每天的工作幾乎都從啟動電腦、登錄網絡開始, 卻常常被網絡信息“誘惑”, 從而把該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確立目標、自我增值、增強自信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今天能完成的工作, 總喜歡拖到明天;有大把時間做事, 卻總在最后期限才開工……經常這么做的人要小心了, 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癥, 即“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 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 拖延癥不僅影響工作效率, 更容易影響個人職業發展, 專家建議確立目標、執行計劃以克服拖延癥, 助力個人職業發展。

拖延癥已成職場通病

“看著工作任務就心煩, 能拖一秒是一秒,

總感覺自己很忙, 但其實沒有可忙之處, 期限到來前, 心里雖然很焦慮, 但總想"再等一下".”想起自己的拖延癥, 策劃專員小黃很懊惱, 明明應該盡快完成活動策劃, 但他一面對電腦, 就馬上被各種新聞資訊、電影視頻或游戲吸引, 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就被消遣過去了。

記者采訪發現, 許多職場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有拖延行為, 如作家、設計師、策劃人員等。 不少人認為拖延癥已成為職場人的一個“通病”。 某網站上一個叫“我們都是拖延癥”的小組, 其成員有53000多人, 其中大部分是職場人。

另外, 在微博上輸入“拖延癥”搜索, 有關討論超過30萬條。 “布置給我的雙休日任務還沒動, 怎么辦呀, 這東西兩個工作日還不一定能搞掂, 我只有半天多的時間了。

”網友“溜溜aka”把自己的行為歸結于“該死的拖延癥”, 稱只能晚上加班工作。 而網友“Vivienne大王”也深受其害, 稱自己對著電腦就是不愿意工作, 不是玩微博就是網購, 工作效率低。

網絡是罪魁禍首之一

伴隨互聯網的發展, 人們花在網絡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而人的注意力極容易被分散, 部分人的拖延癥便由此而生。

“打開電腦, 聊天、瀏覽網頁、玩玩游戲或看下視頻, 工作還沒開始做, 半天就過去了。 ”這是平面設計師小周的拖延表現。 有同樣經歷的職場人不在少數, 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離不開電腦, 每天的工作幾乎都從啟動電腦、登錄網絡開始, 卻常常被網絡信息“誘惑”, 從而把該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據職場人反映,

信息量龐大、更新換代快、沒有時間限制、可供消遣娛樂或打發時間的網絡已成為不少職場人逃避工作的借口, 被職場人認為是“拖延癥”的罪魁禍首之一。

不自信易產生逃避心理

“從心理層面分析, 部分人對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導致拖延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 ”佛山市心理輔導協會會長顏農秋認為, 工作上曾遭遇過重大挫敗, 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 容易產生逃避心理, 常以疲勞、狀態不好、時間充足等借口來拖延工作進度。

顏農秋認為, 這部分職場人實際上很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時間不夠、不夠努力, 而不是能力不足。

任務重復缺乏工作動力

“日復一日的工作, 工作任務經常重復、沒有挑戰性, 卻不能由自己來把控, 必須去做。 而你做起來覺得沒有新鮮感或滿足感, 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懶散、拖延的情況, 這屬于動力問題。 ”顏農秋表示, 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夠, 實際上是動力不夠。 “不喜歡的工作也一定要做, 那就等非做不可時再做。 ”

另外,

拖延還與個性有關, 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隨性、優柔寡斷或完美主義者, 也容易出現拖延。

惡性循環影響職業發展

據研究發現, 20%的人認為自己是長期拖拉的人。 雖然拖延癥看起來是一種日常行為現象, 很多人不把它當作嚴重問題, 但它其實是自我調節的一個重要問題, 若不防治拖延癥, 可能會造成嚴重危害。

“越是拖延的人, 其內心就越緊張, 心理壓力越大, 思維和工作效率都會因此變得很低, 工作成果也不好。 ”顏農秋認為, 若是讓拖延長期惡性循環的話, 容易導致工作效率低、生活不順利, 會影響工作評價、職業發展。

建議:確立目標獲取動力

“學會把工作任務融入到人生設計軌道, 如希望自己今年哪方面有所突破, 那就遵循這一目標去做,做出系列作品或成績,從而得到提升。”顏農秋表示,把無法把控的工作,主動變成可以把控,從個人思想方面來做調整,轉變自己對工作的要求,從中獲取工作動力。

“制定工作要求或目標不能太貪、太多、太雜,建議制定自己喜歡且能勝任的目標,然后利用自己的各種能力、資源來達成。”顏農秋稱,行動力非常重要,還要自我監督、讓別人監督。

自我增值豐富生活

長期工作會使人進入職業枯竭期,顏農秋建議,職場人應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增值,進行培訓、學習,以能力提升來解決不自信導致的工作拖延。而針對過去有挫折的人,建議這類人正視并克服過去的缺點,接納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勝任工作。

另外,工作之余要懂得生活,平時多些體育鍛煉,多與朋友溝通交流,多參加旅游、看音樂劇等娛樂消遣,學會把生活與工作安排好,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戒掉”拖延行為。

持之以恒克服拖延

要克服拖延癥,專家認為應該堅持執行四條計劃:首先,意識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其次,把拖沓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第三,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第四,付諸實踐。

那就遵循這一目標去做,做出系列作品或成績,從而得到提升。”顏農秋表示,把無法把控的工作,主動變成可以把控,從個人思想方面來做調整,轉變自己對工作的要求,從中獲取工作動力。

“制定工作要求或目標不能太貪、太多、太雜,建議制定自己喜歡且能勝任的目標,然后利用自己的各種能力、資源來達成。”顏農秋稱,行動力非常重要,還要自我監督、讓別人監督。

自我增值豐富生活

長期工作會使人進入職業枯竭期,顏農秋建議,職場人應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增值,進行培訓、學習,以能力提升來解決不自信導致的工作拖延。而針對過去有挫折的人,建議這類人正視并克服過去的缺點,接納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勝任工作。

另外,工作之余要懂得生活,平時多些體育鍛煉,多與朋友溝通交流,多參加旅游、看音樂劇等娛樂消遣,學會把生活與工作安排好,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戒掉”拖延行為。

持之以恒克服拖延

要克服拖延癥,專家認為應該堅持執行四條計劃:首先,意識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其次,把拖沓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第三,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第四,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