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大視野:遺傳學鼻祖孟德爾

孟德爾, 1822年7月22日出生於奧地利西里西亞附近的農民家庭。 他從小愛好園藝。 由於家境困難, 沒有讀完大學, 到布龍一所修道院當院士。 1847年獲得牧師職位。 在朋友的資助下, 於1850年到維也納大學理學院深造。 在這裡他參加了維也納植物學會, 並在學會上宣讀過關於害蟲危害農作物的論文。 1853年夏天, 他回到布龍修道院, 擔任時代學校的動植物學教師。 他結合教學, 從事植物的雜交實驗工作, 終於發現了遺傳規律, 並在1865年的布爾諾自然科學協會上, 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但是, 孟德爾遺傳學規律的發現, 在當時並未引起重視,

直至1884年逝世後16年, 才由荷蘭植物學家德佛裡斯和奧地利植物學家邱歇馬克分別予以證實, 成為近代遺傳學的基礎。 從此, 孟德爾被人們公認為近代遺傳學的奠基者。

人物生平

1822年7月22日, 孟德爾出生在奧地利西里西亞海因策道夫村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裡, 父親和母親都是園藝家(外祖父是園藝工人)。 孟德爾童年時受到園藝學和農學知識的薰陶, 對植物的生長和開花非常感興趣。

孟德爾通過人工培植這些豌豆, 對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狀和數目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計數和分析。 運用這樣的實驗方法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嚴謹的態度。 他酷愛自己的研究工作, 經常向前來參觀的客人指著豌豆十分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我的兒女!”

8個寒暑的辛勤勞作, 孟德爾發現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 並得到了相應的數學關係式。 人們分別稱他的發現為“孟德爾第一定律”和“孟德爾第二定律”, 它們揭示了生物遺傳奧秘的基本規律。

結論被埋沒

孟德爾清楚自己的發現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 但他還是慎重地重複實驗了多年, 以期更加臻于完善、1865年, 孟德爾在布魯恩科學協會的會議廳, 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兩次宣讀。 第一次, 與會者禮貌而興致勃勃地聽完報告, 孟德爾只簡單地介紹了試驗的目的、方法和過程, 為時一小時的報告就使聽眾如墜入雲霧中。

第二次, 孟德爾著重根據實驗資料進行了深入的理論證明。 可是, 偉大的孟德爾思維和實驗太超前了。

儘管與會者絕大多數是布魯恩自然科學協會的會員, 中既有化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 也有生物學專業的植物學家、藻類學家。 然而, 聽眾對連篇累續的數字和繁複枯燥的論證毫無興趣。 他們實在跟不上孟德爾的思維。 孟德爾用心血澆灌的豌豆所告訴他的秘密, 時人不能與之共識, 一直被埋沒了35年之久!

孟德爾晚年曾經充滿信心地對他的好友, 布魯恩高等技術學院大地測量學教授尼耶塞爾說:“看吧, 我的時代來到了。 ”這句話成為偉大的預言。 直到孟德爾逝世16年後, 豌豆實驗論文正式出版後34年, 他從事豌豆試驗後43年, 預言才變成現實。

守得雲開見月明

隨著20世紀雄雞的第一聲啼鳴, 來自三個國家的三位學者同時獨立地“重新發現”孟德爾遺傳定律。

1900年, 成為遺傳學史乃至生物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一年。 從此, 遺傳學進入了孟德爾時代。

今天, 通過摩爾根、艾弗裡、赫爾希和沃森等數代科學家的研究, 已經使生物遺傳機制——這個使孟德爾魂牽夢繞的問題建立在遺傳物質DNA的基礎之上。

隨著科學家破譯了遺傳密碼, 人們對遺傳機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現在, 人們已經開始向控制遺傳機制、防治遺傳疾病、合成生命等更大的造福於人類的工作方向前進。 然而, 所有這一切都與聖托馬斯修道院那個獻身于科學的修道士的名字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