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大視野:世界卒中日

本文專家支持: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系科主任兼神經內科主任 潘小平教授

中風危害不容小覷

腦血管疾病是一組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管迴圈障礙, 表現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 甚至伴發意識障礙, 因其發病突然亦稱為腦血管意外或腦卒中。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伴發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半身不遂或無昏倒而突然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卒中的危險因素包括兩方面:一種是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包括:年齡、性別、人種、家族史、低出生體重等。 另一種是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包括:飲食、高血壓、吸煙、糖尿病、血脂紊亂、肥胖、房顫、缺乏運動、頸動脈狹窄、絕經後激素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 我們做卒中的預防工作, 就是要從這些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入手。

卒中前兆 有信號

當發現家人有如下信號, 需要立即撥打120

-突發顏面部、上下肢或單側肢體無力

-突發言語障礙, 或理解力下降

-單側或雙側視物模糊

-突發頭昏、平衡調節障礙或行走困難

-突發不明原因的頭痛

卒中發病率跑贏GDP 預防中風要做好預防

腦卒中已成為危害嚴重的全球性問題。 我國腦血管病發病率逐年增加, 每年上升8.7%, 甚至趕超了“GDP”的增長速度。 2006年調查發現腦卒中病人700余萬, 每年新增患者200萬, 因其死亡150萬人。 患者因卒中喪失的生存年是心臟病的3倍,

給我國每年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達400多億元。

腦卒中一級預防, 是指在腦卒中尚未發生時, 是指對其易感和高危人群, 包括肥胖者、飲酒過多者等, 通過有針對性地改變和減少不利的環境和行為因素, 採用非藥物或藥物干預措施, 最大限度地減少腦卒中的發生。 二級預防是對已患腦卒中患者採用藥物或非藥物的措施以預防復發或病情加重。

一級預防包括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兩種方式

非藥物治療主要指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及其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風險”, 翁建平介紹。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從飲食上要控制高脂肪食物及大量甜食的攝入,

避免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生;其次要戒煙,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保持適量的體育運動鍛煉等。

另一種方式是藥物預防。 目前, 臨床上用於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的藥物主要是阿司匹林。 小劑量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被廣泛用於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患者的日常預防中。 2010中國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專家共識, 建議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作為一級預防治療措施。

腦卒中二級預防, 就是指對已經發生了腦卒中的患者採取防治措施, 目的是改善症狀、降低病死病殘率, 同時防止腦卒中復發。 腦卒中二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有兩個, 一個是控制危險因素;另一個是可靠持續的藥物治療。

只有堅持二級預防才能夠有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有效降低復發。 二級預防提倡“雙有效”, 即有效藥物、有效劑量。 吃吃停停是腦卒中二級預防的禁忌。 腦卒中二級預防應著重注意下列幾大方面:
1.合理使用抗高血壓藥物:高血壓是動脈硬化的第一危險因素。 高血壓可加快加重動脈硬化發展的速度和程度, 血壓越高發生腦卒中或復發腦卒中的機會越大, 有效降壓治療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復發。 一般來說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例如阿司匹林等藥物, 能夠抗血小板凝集和釋放, 改善前列腺素與血栓素A2的平衡, 預防血栓形成, 從臨床上看, 每天常規服用能夠防止腦卒中的復發。

3. 服用調節血脂藥物:血脂異常使得血液粘稠, 血流緩慢, 供應腦的血液量減少, 另一方損傷血管內皮, 沉積在血管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直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已患腦卒中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控制在2.59mmol/L以下或者使降幅達到30%-40%。

4. 控制糖尿病:如有糖尿病應予以控制。 80%以上糖尿病導致脂質代謝異常, 常伴動脈硬化、高血脂併發心腦血管病, 而且血內葡萄糖含量增多也會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 容易造成卒中復發。

5. 戒煙限酒:香煙中含三千多種有害物質, 煙中的尼古丁吸入人體內, 能刺激植物神經, 使血管痙攣, 血壓升高, 酒精過量亦可使心跳加快, 血壓升高, 血中膽固醇增加, 從而加速動脈硬化。

6. 積極運動:適當的鍛煉可增加脂肪消耗、減少體內膽固醇沉積, 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對預防肥胖、控制體重、增加迴圈功能、調整血脂和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均有益處, 是防治腦卒中的積極措施。 但不宜做劇烈運動, 如快跑、登山等。 可進行慢跑、散步、柔軟體操、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7. 合理飲食, 控制體重。 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 保持適宜體重;吃清淡少鹽、少糖膳食, 把食鹽量控制在每天6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