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龍膽的藥用功效

龍膽, 別名膽草、水龍膽、山龍膽草、四葉草, 為龍膽科植物龍膽Gentiana scabra Bge.的根及根莖。

龍膽為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 莖略具四棱, 粗糙, 綠色或稍帶紫色。 葉對生, 下部葉鱗片狀;中、上部葉卵狀披針形或狹披釘形, 邊緣及下麵主脈粗糙, 基部抱莖。 花簇生於莖頂和上部葉腋;花萼鐘形, 膜質;花冠藍紫色, 鐘形, 5裂。 蒴果卵圓形, 有柄。 花期9~10月, 果期10月。 採制春、秋季來挖, 洗淨, 乾燥。

龍膽的產地:生於山坡林下及沼濕地。 除西北及西藏外, 全國各地均產。

附注:同屬植物條葉龍膽G. manshuria Kitag.、三花龍膽G. triflora Pall.及堅龍膽G. regescens Franch的根及根莖同作龍膽入藥。

龍膽為性狀根莖呈不規則塊狀,

長1~3cm, 直徑0.3~lcm, 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 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 周圍和下端著生多數細根。 根圓柱形, 略扭曲, 長10~20cm, 直徑0.2~0.5cm, 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 上部有橫皺紋, 下部有縱皺紋及支根痕。 質脆, 斷面黃白色。 味苦。

龍膽為化學成分:含龍膽苦甙(gentiopicrin)、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龍月二糖(gentiobiose)、龍膽燦酮(gentisin)和龍膽酸等。

龍膽性味性寒, 味苦。 >>>推薦閱讀:壯陽名藥 鎖陽的功效與作用全析

龍膽的功效:主治清熱燥濕, 瀉肝膽火。 用於濕熱黃疽、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目赤、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