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治療帕金森不妨試試腦起搏器

第二十二個世界帕金森日剛剛過去, 資料顯示, 全球現有580萬帕金森病患者, 我國患病人數約260萬, 居世界第一。 世衛組織專家預測, 2030年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將達500萬。

北京世紀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國平說,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多在50—65歲開始發病, 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 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震顫, 肌肉僵直, 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 症狀多先從一側肢體出現, 逐步擴展至對側或全身。 疾病晚期, 患者僵臥在床, 生活不能自理。

原發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腦力勞動者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高於非腦力勞動者, 推測其發病與長期精神緊張、體力勞動少和高脂飲食有關。 避免過度緊張、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合理膳食和適量飲茶, 有助於預防或推遲帕金森病的發生。

帕金森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 如不及時治療, 患者生存期明顯縮短。 目前, 治療帕金森病應採取綜合治療, 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心理治療、照料護理等。 藥物治療為首選, 手術治療則是一種有效補充。 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治療, 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狀, 並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 更無法治癒。 用藥應以達到有效改善症狀、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為目標, 堅持“劑量滴定”原則以避免產生藥物的急性副作用。

“確診後, 患者應先採用規範的內科藥物治療, 以緩解震顫、僵直等肢體症狀。 經過多年正規藥物治療, 療效不滿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可考慮腦深部電刺激療法。 ”張國平說。

目前, 國際上運用腦深部電刺激術來治療服藥無效或併發症嚴重的帕金森病患者, 這項手術由一位法國神經外科醫生在1987年採用並獲成功。 腦深部電刺激術俗稱腦起搏器, 通過植入大腦中的細微電極發射電脈衝刺激腦內核團, 進而達到控制患者症狀的目的。 許多研究報告證明手術後大多數患者的服藥量可明顯減少, 且活動能力顯著提高。 過去10年間, 該技術在國內逐漸成熟。 當藥物療效明顯下降、藥物副作用增大、伴有嚴重的異動症狀時,

是實施腦起搏器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