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三九天灸”冬至開貼固陽又防病

21日, 省中醫院為市民提供“三九天灸”貼藥便民服務。 吳遠團 攝

21日, 冬至來臨, 也是“三九天灸”開貼的日子。 廣東省中醫院在門診一樓大廳提供“三九天灸”貼藥便民服務,

前來諮詢和貼藥的市民絡繹不絕。 專家介紹,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補充和延續, 既固陽又防病, 適合任何體質的人群。

古人雲, “冬至一陽生”, 三九之時, 天氣至寒, 重陰則陽, 是一陽初生之時。 冬至來臨, 需要適當調攝, 精心調養, 以壯陽氣, 中醫有“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三九”是指冬至開始第1天到第27天。 “三九天灸”是以中醫“秋冬養陰, 夏病冬治”為理論指導, 在每年三九天的一九、二九、三九進行天灸治療。 通過將溫經散寒、逐痰平喘、通絡止痛等中藥藥物貼敷在特定治療作用的穴位上, 恢復人體受損的陽氣, 進而調節人體的免疫力。

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李滋平介紹, 中醫強調“春夏補陽,

秋冬養陰”, “三九天灸”是以養陰為主, 而“三伏天灸”則是以補陽為主。 “三九天灸”作為對夏季“三伏天灸”治療的補充和延續, 能鞏固夏日“冬病夏治”的效果, 還能增強人體抵抗力。

李滋平表示, 天灸治療適合任何體質的人群, 有著“有病治病, 無病保健”的作用, 其中對於體質偏虛、陽虛以及風寒濕型疼痛的患者療效更佳。

一般而言, “三九天灸”貼藥治療後, 皮膚均有輕微燒灼感、刺痛感, 揭開膠布後可見皮膚紅暈。 所以建議成人貼藥時間以30—60分鐘為宜, 小孩時間酌減。

同時, 為鞏固療效, 避免相關不良反應, 天灸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 不宜嗜吃生冷, 不宜食用“發物”, 如雞、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 (記者 朱曉楓 實習生 盧茵 通訊員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