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尿常規能查出腎病嗎

尿常規檢查, 其實是可以瞭解腎臟問題的, 如果說在尿常規檢查當中尿中的蛋白過高, 那麼可能提示受到腎炎, 腎病或者是高血壓問題的影響, 所以做尿常規檢查自然必不可少, 當然除了這些檢查方法之外, 也要結合臨床其他的症狀進行明確判斷, 明確疾病對症治療。

一、檢查意義

尿中有蛋白時提示腎臟可能有問題, 一般見於各期腎炎、腎病、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腎結核、腎結石、腎澱粉樣變性等等, 除了蛋白尿, 腎臟疾病一般還有其他的症狀和體征, 如腎臟彩超的異常、水腫、高血壓等, 建議結合臨床症狀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對症治療。

二、檢查方法

(1)尿常規 單純性腎病, 尿蛋白定性多為陽性;24h定量超過0.1g/kg, 偶有短暫性少量紅細胞。 腎炎性腎病除出現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外, 還可見鏡下或肉眼血尿。

(2)血生化測定 表現為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膽固醇顯著增高(兒童>5.7mmol/L, 嬰兒>5.1mmol/L)。

(3)腎功能測定 少尿期可有暫時性輕度氮質血症, 單純性腎病腎功能多正常。 如果存在不同程度的腎功能不全, 出現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 則提示腎炎性腎病。

(4)血清補體測定 有助於區別單純性腎病與腎炎性腎病, 前者血清補體正常, 後者則常有不同程度的低補體血症、C3持續降低。

(5)血清及尿蛋白電泳 通過檢測尿中IgG成分反映尿蛋白的選擇性, 同時可鑒別假性大量蛋白尿和輕鏈蛋白尿, 如果尿中γ球蛋白與白蛋白的比值小於0.1, 則為選擇性蛋白尿(提示為單純型腎病),

大於0.5為非選擇性蛋白尿, 提示為腎炎型腎病。

(6)血清免疫學檢查 檢測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抗Sm抗體、抗rnp抗體、抗組蛋白抗體, 乙肝病毒標誌物以及類風濕因數、迴圈免疫複合物等, 以區別原發性與繼發性腎病綜合征。

(7)凝血、纖溶有關蛋白的檢測 如血纖維蛋白原及第Ⅴ、Ⅶ、Ⅷ及Ⅹ因數, 抗凝血酶Ⅲ, 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等的檢測可反映機體的凝血狀態, 為是否採取抗凝治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