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學生犯錯 老師應理性教育

教書育人, 是教師的職責。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很多事情都在探索和學習, 所以難免會犯錯。 比如與同學發生爭執或是上課不專心搞小動作等, 有一部分老師就會帶有情緒化的教育。 如果成績好的學生犯錯, 老師的懲罰會輕一點, 相對來說成績差的學生犯錯, 那麼就是罪加一等。 其實, 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設是很不利的。 那麼, 老師應該怎樣對待犯錯的學生呢?

1、調查為先。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作為教師不能隨意聽信他人的一面之詞, 有時會使學生蒙怨, 所以調查是第一步。

2、擺清事實。 與學生面對面, 把他所犯錯誤的現象、成因、影響擺清楚、弄明白, 因為有時候學生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 針對某些問題不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3、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老師的態度一定要和善, 因為學生畢竟是犯錯誤, 而不是犯罪, 用不著天下大亂的神情, 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朋友間的真情實感來說服和打動孩子, 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並有改正錯誤的決心。

4、鼓勵教育。 事後可能有些孩子可能有再犯的行為, 老師應時時鼓勵犯過錯誤的孩子, 給他們機會, 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 而不要總抓住孩子的小辮子, 動不動就威脅:老帳新帳一起算。 讓孩子抬不起頭, 失去改正的信心。

學生原本就是不成熟懂事的孩子, 犯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當老師遇到學生犯錯的時候, 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 理性地去教育孩子。 這樣, 才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更喜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