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利尿藥可以長期吃嗎

利尿藥是不能長期服用的, 長期服用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導致血管內容量減少以及血壓升高等, 影響到患者的正常新陳代謝, 所以患者服用利尿劑, 應該要注意用量, 過度是不利身體健康的。 利尿藥主要是用來治療泌尿系統炎癥, 可以促進體內尿液的排出以及殺菌消炎,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利尿劑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

利尿劑用于降壓與病人的尿量多少無關。 它的原發作用是促進水和鹽分的排出, 減少血管內容量, 但慢性口服利尿劑的降壓原理主要是引起血管對收縮血管物質的反應性減弱。 長期、小劑量用藥并無明顯利尿作用, 對正常血壓者無明顯降壓作用。

但利尿性藥物并不是萬全的, 長期服用也會有一定的副作用。 利尿降壓藥可能會引起一系列代謝紊亂等不良反應。

利尿劑的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是對代謝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1.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利尿劑可引起低鉀、低鎂、低鈉、低氯及代謝性堿中毒。 有些病人即使血鉀正常, 但整個體內鉀減少, 也可在應激反應時鉀進入細胞內發生低血鉀, 可增加應激反應、心肌缺血導致的惡性室性心律失常。 排鉀類與保鉀類利尿劑合用可減少低血鉀的發生。

2.加重糖代謝紊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選擇降血壓藥物較為困難。 對輕度高血壓患者, 常可選擇轉換酶抑制劑, 在降壓的同時能減少蛋白尿,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有利于血糖控制。 若轉換酶抑制劑仍不能很好控制血壓, 加用小劑量利尿劑常有良效。 尤其是有腎病、伴浮腫的病人, 不用利尿劑, 常無出路。 也可加用鈣通道阻滯劑及β受體阻滯劑。

3.血尿酸升高:高血壓患者常伴高尿酸血癥, 使用利尿劑治療者此比例可達50%。 高尿酸血癥和高血壓同時存在時, 冠心病的危險性比血尿酸正常的高血壓患者高5倍。 尿酸升高還可引起痛風、尿酸性腎病、尿路結石。 因此, 痛風病人禁用利尿劑(排鉀性利尿劑)。

4.血脂代謝紊亂: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能對血脂產生輕度不利影響。

那么, 如何盡量減少利尿劑的不良反應呢?

1.劑量宜小, 不宜大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程度與劑量密切相關。 研究表明, 每日12.5mg的雙克(半片)對腎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能有效降壓,

與大劑量(50~200mg)相比還可減少冠心病事件, 而代謝的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因此, 雙氫克尿噻和氯噻酮每日最大劑量為25mg, 常可用這一劑量的一半或更低。

2.聯合用藥及復方制劑:其它種類降壓藥物與利尿劑聯用, 血壓下降幅度大于任何一種藥物單用, 還可減少劑量、降低不良反應。 我國目前常用的復方制劑如復方降壓片、珍菊降壓片、北京降壓0號、復方羅布麻片等的組方都含有利尿劑, 用藥片數較多時利尿藥的劑量也隨之明顯增加, 相互之間應避免合用。

3.長效利尿劑吲噠帕胺(商品名壽比山)兼有鈣拮抗劑及利尿劑的作用, 但利尿作用很弱, 其主要作用機制是擴張血管。 長期應用對血糖、血脂的影響很少, 常用劑量一般是2.5mg,

超過此劑量不良反應增加, 而療效不增加。

4.注意避免低血鉀等不良反應:對于已使用地高辛并還使用排鉀利尿藥的病人、有心臟病史、有心律失常的病人, 建議補鉀(每天1~3g)或加用保鉀利尿藥。 鼓勵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及水果, 如芹菜、香蕉、桔汁等。

5.睡前不宜服用, 因為晚間睡眠時血液流動緩慢, 服利尿劑會使血粘度增高, 且夜間小便次數增多會影響睡眠。

6.有慢性腹瀉的患者不宜服用, 因為會加重血液濃縮、血粘度增高, 并可導致嚴重低血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