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糖友”們怎樣運動才更科學

眾所周知, 年齡增加、肥胖、缺乏體育活動是導致糖尿病風險增加的主要原因, 所以體育活動成為預防和管理糖尿病的關鍵。 那麼, 糖尿病患者怎樣運動才更科學呢?今天, 本報記者專門請來石家莊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所張惠超, 您不妨聽一聽專家怎麼說。

糖尿病患者應該動起來

“首先確定的是, 糖尿病患者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 而應進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續、緩慢、消耗的運動, 並做到循序漸進, 持之以恆。 ”張惠超說, 因為劇烈的運動可以使體內升糖激素水準升高, 使血糖升高;同時, 過量的運動還可使脂肪分解產生酮體,

在胰島素不足時, 導致酮症酸中毒。

研究表明, 適度規律的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都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兩者結合才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

每週應至少進行5 天, 每天運動30 分鐘或30分鐘以上, 可累計計算, 但每次須10分鐘以上。

最好不超過2天做一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中等強

度是指運動時心跳和呼吸加快, 但呼吸不急促, 能持續運動10—30分鐘, 微微出汗, 稍感累但仍能堅持運動, 第2天起床後無疲勞感。

為了持續獲益,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鍛煉必須有規律地進行, 且鍛煉形式要多樣化。 在通常情況下, 步行是最安全的運動方式, 快走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中等強度的活動,

可作為首選。 對於身體活動水準中等者, 可以選擇慢跑、划船、有氧操、乒乓球或羽毛球等。 游泳、網球作為運動量較大的運動方式, 適合於部分身體活動水準高和體能好者。

抗阻運動

每週應至少進行2—3次抗阻運動, 不應在連續的2天內進行, 最好隔日1次。

在日常生活中, 糖尿病患者可利用啞鈴、彈力帶和盛滿水或沙子的礦泉水瓶來進行抗阻運動。 關節狀況較好的患者可選擇登樓梯和跳繩等。 太極拳作為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的結合也可供選擇, 由於其運動強度較小, 應配合其他運動方式來進行。 進行抗阻運動時, 應特別注意負荷適當, 不過大或過小, 最好在運動醫師, 康復醫師或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 否則易出現運動創傷。

值得提醒的是, 在運動過程中, 一些接受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低血糖, 要提高警惕。 患者應隨身攜帶糖塊, 最好進行群體運動或結伴運動, 預防低血糖發生。 (李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