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萊菔子泡水喝有疏通的功效嗎?

萊菔子是常見的中藥, 具有提升氣血的功效, 同時也能消食化痰, 促進身體的吸收, 味道輕微苦澀, 有些辛辣, 有油性, 但是沒有臭味, 所以在平時很多人會用來泡水喝, 用來泡水可以緩解飯後出現的腹部飽脹, 身體的氣血瘀堵, 緩解大便便秘, 治療腹瀉腹脹, 同時可以改善我們的消化道系統。

萊菔子是什麼萊菔子為蘿蔔種子

別名:蘿蔔子、蘿白子、菜頭子。

是一味中藥, 生萊菔子有升氣的作用, 炒萊菔子有降氣的作用, 中醫中常用炒萊菔子下氣定喘、消食化痰。 萊菔子呈類卵圓形或橢圓形, 稍扁, 長2.5~4mm, 寬2~3mm。 表面黃棕色、紅棕色或灰棕色(如下圖)。 一端有深棕色圓形種臍, 一側有數條縱溝。 種皮薄而脆, 子葉2, 黃白色, 有油性。 無臭, 味淡、微苦辛。

萊菔子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平;辛、甘;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消食除脹, 降氣化痰。 用於飲食停滯, 脘腹脹痛, 大便秘結, 積滯瀉痢, 痰壅喘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2g, 或入丸、散。 宜炒後打碎用。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 中氣虛弱者慎服。

食用方法【三味化濕飲】原料:萊菔子、陳皮、生薑各5克;做法:沸水加蓋浸泡10分鐘。 功效:理氣健脾、祛濕化痰, 適合用於治療痰濕。

【臨床用法】

1. 原發性高血壓對179例2期原發性高血壓用萊菔子片進行治療, 每片0.4g(相當原生藥5g)每次4~6片, 每日2次, 2~5周, 結果降壓療效總有效率為70%。 另據報導觀察治療467例高血壓, 總有效率為86.94 %。

2.高血脂炒萊菔子口服治療高血脂38例, 經30天(1療程)治療後, 血膽固醇下降率為38% , 甘油三醋下降率為50%, 服藥期間除4例出現大便偏稀外,

無不良反應。

3.老年性便秘萊菔子(文火炒煮)30~40g溫開水送服, 每日2~3次, 治療32例老年性便秘, 總有效率90.6%。 另有報導炒萊菔子120g研細末, 鹽開水送服, 每次10g, 每日2 次, 連服3日治氣滯便秘

4.崩漏症萊菔子每日120~150g, 水煎分3次服用, 治崩漏症11例, 痊癒7例, 顯效3例, 無效1例。

5. 治療黃揭斑萊菔子文火炒至微鼓, 略見焦斑, 聞有香氣取出略冷, 去皮取仁碾碎, 飯前沖服, 每日2~3次, 每次6~9g,1個月為1療程, 連服2~3個療程.治療黃褐斑 83例, 痊癒28例(33.7%), 顯效42例(50.6%), 好轉13例(15.6%), 總有效率為100%。

6.治療濕疹萊菔子60g, 放置於熱沙鍋中炒10分鐘, 取出研末。 若皮損滲出液較多或伴感染者, 以乾粉撒于皮損處, 待滲液和膿水乾燥後, 改以麻油調藥粉成糊狀外搽, 一日多次。 治療濕疹24例, 均有效, 未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