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針灸開四關緩解晚期嚴重癌痛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 約有7成的病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被疼痛所折磨, 尤其是一些已發生全身轉移的患者, 癌痛是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 有少數病人的癌痛即使使用多種止痛藥都很難改善症狀, 僅靠意志力更是無法忍受, 嚴重地影響了其生活品質和生存期。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針灸科副主任李樹成說, 對於某些頑固性的癌痛, 針灸治療可刺激患者的大腦分泌一種被稱之為內啡肽的物質, 從而起到鎮靜止痛的功效。 同時還可使患者全身症狀明顯改善, 情緒平穩, 食量增加, 治療的信心提高,

以平靜、積極的態度度過生命的最後時期。

中醫認為, 腫瘤患者是典型的正虛邪實, 即有腫瘤實體這個病灶的存在, 在癌症的侵襲下, 機體各項機能也長期處於虛弱的狀態。 因此, 在針灸治療上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就要注重穴位的選擇和手法的應用, 攻補兼施結合, 既扶正又祛邪。 例如, 對於癌痛的經驗取穴方最常見的有“開四關”, 所謂四是指合穀、太沖二個對穴, 兩穴合稱為“四關穴”, 即是指人體生命的關口, 兩穴一氣一血、一陰一陽、一手一足, 可調整上下陰陽。 明代針灸醫家有雲:“寒熱痹痛, 開四關而已之。 ”取四關穴重在理氣通血, 使經脈暢通, 通則不痛。 除了四關經驗穴外, 還根據患者發生腫瘤的部位以及寒熱虛實等選取不同的穴位配伍辨證施穴。

手法上則採取先補氣再瀉實的做法。 在針灸手法上, 重按輕提為補法, 反之, 輕按重提為瀉法。 對癌痛患者, 一般在重按進針後採取輕手法為患者補虛, 最後才採用重手法祛邪。 “在給癌痛患者施針治療時, 針灸醫生一定要全神貫注, 聚精氣神於針上, 正確運用補瀉手法, 才能為患者解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