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不良生活方式有哪些

生活方式(Lifestyle)是指人們長期受一定社會文化、經濟、風俗、家庭影響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習慣、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識。 “生活方式是由個人和社會群體、整個社會的性質和經濟條件以及自然地理條件所決定的個人社會群體和整個社會的方式和特點。 ”可以將生活方式理解為不同階層人群在其生活圈、文化圈內所表現出的行為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Unhealthy Lifestyle)會造成人體諸多疾病, 目前社會中大多數體現為亞健康, 體質下降, 從而易生病, 甚至引起癌症等嚴重疾病,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不良的生活關系, 甚至不良的社會關係,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潛在的隱患。

常見不良生活方式

方式1:極度缺乏體育鍛煉

在932名被調查者中, 只有96人每週都固定時間鍛煉, 68%的人選擇了“幾乎不鍛煉”。 這極易造成疲勞、昏眩等現象, 引發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

方式2:有病不求醫。

調查顯示,

將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時自己買藥解決, 有1/3的人則根本不理會任何表面的“小毛病”。

許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 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一些疾病被藥物表面緩解作用掩蓋而積累成大病。

方式3:缺乏主動體檢。

實驗統計表明, 932人中, 有219人從來不體檢。

方式4:不吃早餐。

隨著工作節奏加快, 吃上符合營養要求的早餐已經成為辦公室白領的奢求。 被調查者中, 只有219人是有規律、按照營養要求吃早餐的。 不吃早餐或者胡亂塞幾口成為普遍現象。

方式5:與家人缺少交流。

有超過41%的辦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 即使家人主動關心, 32%的人也常抱以應付的態度。 在缺乏交流、疏導和宣洩的情況下, 辦公室人群的精神壓力與日俱增。

方式6:長時間處在空調環境中。

在上班時, 超過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辦事外, 幾乎常年窩在空調房中。 “溫室人”的自身肌體調節和抗病能力下降。

不良生活方式猶如病毒, 需要我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用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法, 擺脫它們的干擾, 避免其對自己的危害。 我們自己也應該不斷探索更多的解決辦法,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只要信念堅定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