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年人控糖值太低了,很危險

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春霖特別強調, “低血糖在老年人中間是一件特別危險的事情, 因為年輕人如果出現低血糖, 還有時間補充食物緩解低血糖, 但是老年人一旦出現低血糖, 就會很快進入嚴重低血糖狀態, 可調節的時間非常小。 而且老年人反應又慢, 剛低血糖, 還沒有反應過來呢, 就可能已經昏迷了。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荊丹清說, 因低血糖症導致的突發昏迷並不少見, 是糖尿病患者主要併發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普遍比較重視血糖過高,

認為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其實低血糖症有時比糖尿病更可怕。 “發生低血糖症時, 機體缺乏糖提供能量, 很多代謝活動受到抑制, 特別是發生嚴重低血糖而未能及時糾正時, 大腦由於缺乏糖提供能量會導致永久性神經系統損傷甚至致死。 ”

“目前血糖控制的理念是降低高血糖、防止低血糖、減輕血糖波動。 ”荊丹清說, 近年有循證醫學證據顯示,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 同時合併嚴重併發症時, 血糖控制過低相比較血糖控制一般的患者死亡率增高。

其原因可能在於, 當患者血糖控制嚴格時易發生低血糖。 當機體出現低血糖時, 會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升高血糖, 但這些激素在升高血糖的同時也會促使血管收縮。

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動脈粥樣硬化, 血管狹窄等症狀, 心腦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 當發生低血糖後, 血管在既往已經狹窄的基礎上進一步收縮, 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梗塞而危及生命。

荊丹清提醒說, 高齡糖尿病患者, 要在醫生指導下, 根據自身情況確定血糖的控制標準, 控制標準可適當放寬。 如合併嚴重心腦血管併發症者, 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 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左右都可以算正常。

荊丹清特別強調說, 低血糖早期症狀尤其是以交感神經興奮為主, 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面色蒼白、震顫、噁心嘔吐等, 嚴重的會出現意識模糊、肢體癱瘓, 大小便失禁、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表現。 (綜合自中國青年報、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