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天冷減少凍瘡發生應早預防

天寒容易致凍瘡

凍瘡的組織病理表現為淋巴細胞性血管炎, 是機體對寒冷發生的異常反應, 所以天氣寒冷是一方面因素, 人體對寒冷所產生的免疫反應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潮濕的環境也會引起或加重凍瘡的產生, 因為潮濕的環境在同樣的溫度下可以造成皮膚溫度更低。

同時, 凍瘡也與年齡因素有關, 兒童、少年容易發生凍瘡, 青壯年次之, 老年人不容易發生凍瘡。

青壯年婦女比同年齡的男子容易生凍瘡。 這是因為婦女對寒冷的適應性較差, 皮膚對寒冷的抵抗力低。 另外, 凍瘡的發生還與全身血液迴圈狀況有關,

患心血管疾病、末梢血液迴圈障礙以及營養不良者, 局部皮膚對寒冷的耐受性和抵抗力差, 也容易發生凍瘡。

減少凍瘡在預防

想減少凍瘡的發生, 關鍵在於入冬前就開始預防, 平時應加強鍛煉, 以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儘量避免將肢體暴露在濕冷環境中。

冬季在戶外工作時, 一定要穿暖, 如戴手套、帽子, 穿棉鞋。 平常做好足部的護理, 有時間多按摩腳部, 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 傳統食補, 以溫熱食品為主, 如牛、羊肉或狗肉, 而且要儘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薺等。

發生凍瘡後, 宜用溫水而不用過熱的水浸泡, 或幹搓手、面, 以雪來搓手、面等逐漸加熱的方式, 不宜立即著熱, 或用火烘、熱水燙洗等暴熱複溫法,

以防潰爛成瘡。 在凍瘡未潰發癢時, 切忌用手抓, 以免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