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吃雞蛋也要多注意的

吃雞蛋的時候我們會換了很多花樣的吃。 孩子喜歡吃雞蛋就做雞蛋羹, 老人喜歡吃雞蛋就做雞蛋茶, 我們自己喜歡吃就做炒雞蛋, 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在吃雞蛋的時候其實我們也該多注意一點, 以免雞蛋吃飯肚子裡面變成對身體不好的食物。 很多人都知道其實雞蛋吃起來的時候是非常講究的, 但是越講究也應該知道雞蛋的做法, 吃雞蛋的時候也有很多注意事項。

1、蛋殼顏色越深, 營養價值越高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紅殼蛋更有營養, 市場上紅殼蛋的價格也更貴。 檢測表明, 蛋殼的顏色和雞品種有關, 與營養無關。

蛋殼的顏色主要是由一種叫“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的, 而這種物質並無營養價值。 分析表明, 雞蛋的營養價值高低取決於雞的飲食營養結構。

2、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

為防雞蛋在燒煮中蛋殼爆裂, 將雞蛋洗淨後, 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1分鐘,

用小火燒開。 開後改用文火煮8分鐘即可。 切忌燒煮時間過長, 否則, 蛋黃中的亞鐵離子會與硫離子產生化學反應, 形成硫化亞鐵的褐色沉澱, 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

雞蛋煮的時間過長, 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 很難被吸收。 油煎雞蛋過老, 邊緣會被烤焦, 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 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化學物質。

3、雞蛋怎麼吃營養都一樣

雞蛋吃法是多種多樣的, 有煮、蒸、炸、炒等。 就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 煮、蒸蛋為100%, 嫩炸為98%, 炒蛋為97%, 荷包蛋為92.5%, 老炸為81.1%, 生吃為30%~50%。

由此看來, 煮、蒸雞蛋應是最佳的吃法。

4、吃生雞蛋營養高

有人認為,

生吃雞蛋有潤肺及滋潤嗓音功效。 事實上,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 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而且並非更有營養。 生雞蛋裡含有抗生物素蛋白, 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 容易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生物素缺乏症”。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 並含有抗胰蛋白酶, 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 只有煮熟後的蛋白質才變得鬆軟, 才更有益於人體消化吸收。

雞蛋最忌諱的就是生吃了, 很多農村地方都喜歡吃一些生雞蛋, 感覺自己體內上火了可以吃一些生雞蛋降火, 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想法, 而且如果這個時候吃了雞蛋以後還會讓我們引起消化不良。 而且有很多機子正在雞瘟的時候,

如果我們吃了生雞蛋的話也會不好的。 引起疾病傳播的可能就會非常的高, 而且還有的人因此而出現了喪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