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什麼是氣血津液辨證

在中醫學術的領域裡, 辨證論治是很重要的知識領域。 也是我們需要多學習多研究的地方, 那麼大家聽說過氣血津液辨證嗎?這裡小編想和大家說說這個問題。

在中醫辨證裡, 氣血津液辨證的知識有著重要的地位。

氣血津液辨證, 就是運用臟腑學說中有關氣血津液的理論, 分析氣、血、津液的病變, 辨認其所反映的不同證候。

由於氣血津液都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而它們的生成及運行又有賴於臟腑的功能活動。 因此, 在病理上臟腑發生病變, 可以影響到氣血津液的變化;而氣血津液的病變, 也必然要影響到臟腑的功能。 所以, 氣血津液的病變, 是與臟腑密切相關的。 氣血津液辨證應與臟腑辨證互相參照。

一、氣病辨證

氣的病證很多, 《素問·舉痛論篇》說:"百病生於氣也"。 指出了氣病的廣泛性。 但氣病臨床常見的證候, 可概括為氣虛、氣陷、氣脫、氣滯、氣逆、氣閉六種。

二、血病辨證

血行脈中, 內流臟腑, 外至肌膚, 無處不到。 若外邪干擾, 臟腑失調, 使血的生理功能失常, 就可出現寒熱虛實的病候。 茲據臨床血病常見證候, 概括為血虛、血瘀、血熱、血寒四種。

三、氣血同病辨證

氣和血具有相互依存, 相互資生, 相互為用的密切關係, 因而在發生病變時, 氣血常可相互影響, 既見氣病, 又見血病, 即為氣血同病。

氣血同病常見的證候, 有氣滯血瘀, 氣虛血瘀, 氣血兩虛, 氣不攝血, 氣隨血脫等。

四、津液病辨證

津液是人體正常水液的總稱, 有滋養臟腑, 潤滑關節, 濡養肌膚等作用。 其生成與輸布, 主要與脾的運化, 肺的通調, 腎的氣化功能有密切關係。

津液病變, 一般可概括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的兩個方面。

中醫辯證方法有哪些

六經辨證

六經辨證是治療外感病的一種辨證方法, 它根據外感疾病在發生過程中的表現, 把證候以陰陽為綱分成三陰三陽六部分, 三陰分別為太陰病症、少陰病症和厥陰病症, 以五臟的病變為基礎;而三陽分別為太陽病症、陽明病症和少陽病症, 以六的病變為基礎。

其中, 太陽病症包括太陽中風證和太陽傷寒證, 陽明病症包括陽明病經證和陽明病腑證, 少陽病症包括手少陽三焦證和足少陽膽證;太陰病症包括手太陰肺證和足太陰脾證, 少陰病症包括手少陰心證和足少陰腎證, 厥陰病症包括手厥陰心包證和足厥陰肝證。

病因辨證

病因辨證是外感病辨證的基礎, 它通過分析病人的病情特點和症狀,

來推斷疾病發生的原因。 它把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分為四個方面, 即七情、六淫、外傷和飲食勞逸。 其中, 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 它主要是通過引起陰陽氣血的變化來導致疾病;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外傷包括金刃、蟲獸、跌撲所傷;飲食勞逸指的是飲食、勞逸和房事所傷。

衛氣營血辨證

衛氣營血辨證是用於對外感溫熱病的一種辨證方法, 它把疾病分為四種證候, 每種證候都表示溫熱病在發展過程中由淺人深、由輕到重的一個階段, 還表示不同的病變部位。 這四個階段分別是衛分病症, 病在皮毛和肺;氣分病症, 病在胃腸、膽、胸;營分病症, 病在包絡或心;血分病症, 病在肝腎。

三焦辨證

三焦辨證也是關於溫熱疾病辨證的方法, 它包括溫病的三個部位, 即上、中、下三焦病症。 上焦病症的臨床表現為身熱自汗、口渴、不渴而咳、神魂顛倒、邪入心包等, 中焦病症的臨床表現為口乾咽燥、便秘、腹脹、面紅耳赤、小便不利、舌苔黃黑等, 下焦病症的臨床表現為神倦、口幹、舌燥、耳聾、手足蠕動等。

臟腑辨證

臟腑辨證主要是根據臟腑的一些生理現象、功能及病變情況, 對疾病的證候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疾病的正邪盛衰、性質和部位。 臟腑辨證包括三個部分, 即髒病辨證、腑病辨證和臟腑病辨證。

結語:有關氣血津液辨證的問題, 這裡就介紹這麼多。 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關氣血津液辨證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了。 中醫辨證的學問很多,

也很複雜。 大家沒事的時候要多多研究, 及時發現身體的情況, 儘早治療。 才能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學習辨證對身體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