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延緩帕金森運動併發症重在早期預防

“剛確診帕金森病那會兒, 考慮最多的是怎麼才能儘快控制手抖。 但最近, 胳膊腿兒卻不受控制地劇烈舞起來。 昨天中午做飯, 胳膊突然猛晃起來, 結果碰倒了熱油鍋, 大半身給燙傷了。 後來進了醫院才知道這是運動併發症。 ”說這話的田阿姨患帕金森病已經8年多了。

廣東省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雒曉東教授指出:“門診中像田阿姨這樣的患者還不少。 發病一開始就進行了早診早治, 但經過幾年治療後, 會出現嚴重的運動併發症。 倘若得不到及時控制, 會讓患者時刻陷於危險之中。 ”他建議, 帕金森病患者早在治療初始就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些,

選擇那些既可以控制運動症狀又能預防或延緩運動併發症發生的藥物, 以此來優化治療方案, 提高生活品質。

“蜜月期”治療只有三五年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進展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達300萬以上, 每年新增病例大約10萬人。

帕金森病一經確診即需接受長期治療。 在長期治療中, 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會面臨“蜜月期”的問題。 雒曉東解釋道, “蜜月期”是指在帕金森病治療初期或中期的前幾年, 患者服用較小劑量的多巴胺能類藥物就可以獲得比較滿意和持續的療效, 生活品質比較高, 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影響。 但經過5至10年的“蜜月期”後,

約60%~90%的患者會出現運動併發症。 發病年齡輕(

運動過多過少 都易受傷或殘疾

運動併發症都有哪些症狀呢?雒曉東介紹, 主要分為“症狀波動”(運動過少)和“異動症”(運動過多)兩大類。

“症狀波動”典型的症狀是“劑末現象”, 又稱療效減退或劑末惡化, 每次用藥的有效作用時間縮短, 症狀隨血液藥物濃度發生規律性波動。 另一個是“開關現象”, 患者在“開”期可以活動, 而在“關”期發生明顯的運動不能。 像有的患者在行走時突然停下來, 就像被“凍住”了一樣。 要是在過馬路時突然出現“凍結步態”, 後果不堪設想。

運動併發症的另一個表現就是運動過多, 也叫 “異動症”, 常見於肢體、面部肌肉、頭頸、肩背簡單重複的不自主動作, 或肢體像舞蹈樣擺動不受控制。

因為這種不自主動作幅度可以很大, 對患者來講是非常不利的, 很容易造成受傷或殘疾。 如患者正在上樓的時候出現這種腿部扭動, 很容易從樓梯摔倒, 後果不堪設想。 在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間, 出現異動症導致患者跌倒造成骨折的情況比比皆是。

雒曉東指出, 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患者致殘的主要因素之一, 帕金森患者和家人都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運動併發症重在早期預防

“運動併發症重在早期預防。 ”雒曉東強調, 帕金森病是一種終身疾病, 一旦診斷就要終身用藥。 “早期治療對策尤顯重要, 我們一般在用藥之初就要為病人做長期打算, 至少要為病人考慮10年、20年後的效果, 所以開始就要採取優化治療來儘量延緩或減少運動併發症的發生。

”目前大多推崇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為首選藥物, 尤其用於年輕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初期。 另外, 還應盡可能選擇長效劑型, 這比一天多次服用藥效更穩定。

雒曉東強調, 建議患者在帕金森病專病門診進行治療, 一旦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運動併發症, 要及時向專科醫生回饋, 調整用藥。 現在, 廣州很多醫院都開設了帕金森病專病門診, 如廣東省中醫院、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珠江醫院、廣醫一院、廣醫二院等。 (記者馮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