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手指皮膚變硬癢要怎麼辦呢

手指皮膚變硬而且癢可能是患有皮炎或者濕疹, 皮炎和濕疹是差不多的一種皮膚病症狀, 一般表現為長淡紅色小疹, 會有點發紅等等, 是比較常見的皮膚病, 尤其是在夏季。 患者患者會劇烈瘙癢, 剛開始只是一小點, 後來慢慢增長, 一般病程會比較長, 短期時間難以治癒, 而且常常會反復發作。 患者應在發現症狀時及時到醫院治療, 抑制住小疹增長, 這樣就能早日治癒。

皮炎和濕疹常作為同義詞用來指一種皮膚炎症, 代表皮膚對於化學製劑、蛋白、細菌與真菌等種種物質的變應性反應。 皮膚出現片狀、條狀或不定形狀紅腫, 有滲出時可有痂皮覆蓋, 當皮膚有損傷時可有糜爛或潰瘍出現, 局部有痛癢感, 當皮膚被大量炎性滲出物覆蓋及慢性皮炎時, 可見有皮膚被毛脫落。 皮膚增厚, 有皺裂, 患真菌性皮炎時, 患部脫毛, 局部有白色粉末狀結痂,

痂下及周圍有紅色突起。

患有皮炎可以使用西醫治療, 全身治療法, 抗組胺類藥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 常用撲爾敏4mg, 每日3次。 小兒皮損消退後, 最好能繼續用數日。 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 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 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 如紅黴素250mg, 每日4次。 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於一般病例, 但異位性哮喘例外。 對嚴重病例, 為儘快控制症狀, 可短期(2~3周)使用。 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干擾素等。

也可以局部治療, 用類固醇激素, 類固醇激素用於炎症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 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 起初用強效的, 以儘快控制症狀, 數日後逐漸換成中、低效的。 對不同部位的皮損, 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注意。

皮損面積廣泛, 尤其嬰幼兒, 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製劑, 或者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用于感染的皮損。 常與類固醇激素並用。 焦油類煤焦油、糠餾油等對皮炎也有效果, 常用糊劑, 單獨外塗或與激素製劑並用。

不管用什麼方法, 總的來說, 皮炎或者濕疹一定要重視, 不能因為自己的感覺過幾天便會自己痊癒而忽視了它, 使小疹越長越多, 病情越來越嚴重。 平時也應該要注意手指上的皮膚不要碰到水, 或者洗衣粉, 清潔劑等等這些有刺激性的物品, 否則會刺激患處, 使患處更加癢, 皮膚變硬後抹上藥物會自己慢慢脫落, 不要自己去撕, 一不小心便會使細菌再次感染, 反復發作了, 同時也要多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