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有冠心病的人,一個長期服藥一個放置了支架,十年后會有啥不同?

張先生經常心慌胸悶, 時常有出不上來氣的感覺, 一直強忍著沒和孩子們說過。 上周末兒子一家回來和他一起吃飯時, 發現他突然臉色蒼白捂著胸口說不出話來, 急忙把他送到了醫院, 經檢查張先生早有了冠心病。 兒子直怨父親有病不看也不說, 請求醫生用最好的辦法治療, 提出是不是可以放置支架, 他們不怕花錢。

實際工作中, 與張先生一家想法相反的也大有人在, 對醫生提出的放置支架治療再三猶豫, 除了一部分確實因為經濟原因而為難外, 不少人是害怕支架手術, 只想能不能用藥物治療就可以。 事實上, 冠心病治療究竟需要怎么做不是想當然地想象出來的, 而是由病情需要決定的。 要知道冠心病是無法根治的, 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最重要的是要看對未來病變的進展與轉歸作用有多大?

對于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說:相對于未經治療的冠心病,

規范的藥物治療和放置支架可以顯著降低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死亡的風險, 但在規范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放置支架并不會有更大的獲益。 如此一來, 可能很多人會說了, 那放置支架治療冠心病還有意義嗎?為啥有些人還必須要放置支架呢?

冠心病是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 阻礙正常的血流造成心肌細胞供血不足發生缺氧所致的一種疾病, 心肌細胞對缺氧極其敏感, 缺氧發生時即會表現出疼痛、胸悶、氣短等癥狀。 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一旦形成即不可逆轉, 心肌供血不足便將長期存在, 在遇到如體力活動、情緒激動等情況時, 缺血缺氧加重便會發生心絞痛。 因此,

冠心病的治療原則是在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基礎上, 阻止與延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病變的進展。

了解了這些基本知識, 再來看冠心病的藥物治療和放置支架治療的不同在哪里?

冠心病的藥物治療

事實上這才是冠心病治療最根本的治療,

因為它是從去除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發生的原因上入手的, 比如降壓藥、降糖藥等嚴格控制血壓、血糖避免血管內皮受到損傷, 比如降脂藥嚴格控制血脂避免大量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中等等, 但必須長期服用才能有最大的獲益。

冠心病的支架治療

實際上它只是一種緩解冠心病引起的嚴重缺血的措施, 簡單地說就是把狹窄的血管撐開使血流通暢而已, 在改變心肌缺氧方面可以立竿見影, 但在去除冠心病發生的原因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此放置支架后仍然需要規范的藥物治療阻止病變的進展, 實際上與冠心病的藥物治療沒有可比性, 對比兩者的愈后沒有意義。

由此可見, 有冠心病的人十年后會是什么樣,

主要取決于合理、規范的藥物治療, 放置支架的目的是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嚴重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是否需要放置支架不是想當然地放不放, 是根據病情的需要來決定的。 因此, 有冠心病的人最需要做的是堅持藥物治療, 即使放置了支架也要如此。

那么, 有冠心病的人如何評判藥物治療的效果呢?有幾項主要指標必須控制達標:

空腹血糖:理想控制目標小于6.1mmol/L, 至少控制在7.0mmol/L以下

餐后2小時血糖:理想控制目標小于7.8mmol/L, 至少控制在10.0mmol/L以下

糖化血紅蛋白:理想控制目標小于6.5%, 至少控制在7.5%以下

血壓:理想控制目標小于120/80mmHg, 至少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低密度脂蛋白:理想控制目標小于1.4mmol/L, 至少控制在1.8mmol/L以下

甘油三酯:理想控制目標小于1.7mmol/L, 至少控制在2.1mmol/L以下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控制目標中, 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達標是重中之重, 因為它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與進展中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