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清明時節高血壓頻發 如何養出好身體

在農業生產中, 清明作為重要的節氣, 更有“清明穀雨兩相連, 浸種耕田莫拖延”“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在我們城市裡也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之說。 由此可見, 不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 清明都是一個讓人們值得重視的日子。

就中醫養生來講, 清明也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節氣。 在這個節氣中, 因為是高血壓的易發期, 我們圍繞此病講講如何養生。

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內, 動脈壓持續增高而言, 並可傷及血管、腦、心、腎等器官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 該病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高血壓患者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也較正常血壓者高出3—5倍。

除觀察血壓變化外, 還要對病人眩暈、頭痛等全身症狀進行分析。

病因多見年老體虛、情志失調、勞倦久病、飲食偏嗜等。 其病理主要為陰陽失調, 本虛標實。 常見證型有:陰虛陽亢證(頭痛頭暈, 耳鳴眼花, 失眠多夢, 腰膝酸軟, 面時潮紅, 四肢麻木);肝腎陰虛證(頭暈眼花, 目澀而幹, 耳鳴耳聾, 腰酸腿軟, 足跟痛);陰陽兩虛證(頭目昏花, 行走如坐舟船, 面白少華, 間有烘熱, 心悸氣短, 腰膝酸軟, 夜尿頻多, 或有水腫)。 患有高血壓的人在進行養生時, 應針對陰陽失調, 本虛標實的病理, 以調和陰陽, 扶助正氣為大法, 採用綜合調養的方法, 如情志調攝。 因為本病與情志因素關係密切, 在情志不遂,

喜怒太過之時, 常常影響肝木之疏泄、腎水之涵養。


家常公雞

[配料]嫩公雞250克, 芹菜75克, 冬筍10克, 辣椒20克, 瘦肉湯30克, 薑、豆瓣醬、白糖、醬油、醋、食鹽、澱粉、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雞肉切成小塊, 用有水焯後撈出備用;芹菜切斷, 冬筍切細條, 辣椒剁碎, 薑取其末,

澱粉兌成濕粉, 取一半和醬油、料酒、醋、鹽放入同一碗內拌勻;另一半濕澱粉和白糖、味精、高湯、調和成粉芡備用。

植物油入鍋加熱, 先煸雞塊至雞肉變白, 水分將幹時, 放進冬筍、豆瓣醬、薑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 加入切好的芹菜, 略炒一會兒, 倒入調好的粉芡, 隨炒隨攪至熟起鍋即成。

[功效]溫中補虛, 降壓安神。 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營養補良、術後恢復期患者食用。

外界的不良刺激, 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焦慮和煩躁等情緒波動, 都可導致和加重高血壓病的症狀。 因此, 在調攝過程中的情志方面, 應當減輕和消除異常情志反應, 移情易性, 保持心情舒暢, 選擇動作柔和, 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

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 以免引起屏氣, 而引起血壓升高等。 飲食調攝方面, 須定時定量, 不暴飲暴食。 對形體肥胖者, 須減少甜食, 限制熱量攝入, 多食瓜果蔬菜。 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 在降低攝鹽的同時, 還應增加鉀的攝入, 如多食用蔬菜、水果類食品。

陰虛陽亢證, 取野菊花5—10克, 加水煮沸3—5分鐘代茶飲。

口磨白菜

[配料]白菜250克, 幹口磨3克, 醬油、白糖、精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白菜洗淨切成3釐米段, 口蘑溫水泡發。 油入鍋內燒熱後, 將白菜入鍋炒至七成熟, 再將口蘑、醬油、糖、鹽、入鍋, 炒熟後, 放入味精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清熱除煩, 益胃氣、降血脂。 適宜於高血壓、冠心病、牙齦出血者。

雞湯魚卷

[配料]鮮活鯉魚250克, 瘦豬肉30克, 雞蛋清、豌豆各10克, 火腿8克, 冬筍、雞湯、料酒、醬油、鹽、澱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火腿蒸熟切絲, 冬筍切絲, 薑、瘦肉剁成末, 澱粉水調成濕粉, 活魚常規處理, 剔去骨刺, 片成小長方形魚片。 肉末加入醬油、半個蛋清和料酒、味精、薑末、及一半濕澱粉攪拌成餡, 剩下的蛋清與濕澱粉調成糊狀, 把魚平放在案板上, 先抹上一層糊, 再放上肉餡, 把魚片卷起來, 再塗上少許糊把魚卷粘住。 將雞湯至於旺火燒開, 改為小火, 將卷好的魚卷下入鍋內汆一下, 去掉浮沫使湯清涼, 待魚卷熟後, 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筍和其它佐料加入湯內, 燒開及成。

[功效]滋陰潤燥,清熱利濕。對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慢性腎炎、消化不良等都為適宜。

燒開及成。

[功效]滋陰潤燥,清熱利濕。對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慢性腎炎、消化不良等都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