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肺癌不是吸煙人群的“專利”

在我國, 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 而肺癌則是其中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據相關資料顯示, 在同樣背景下, 吸煙人群的肺癌發病率是不吸煙人群的17倍。 儘管醫學界認為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然而肺癌卻並非吸煙人群的“專利”。

部分肺癌患者並無吸煙史

如果一個人長了腫瘤, 並且腫瘤的原發部位為肺部, 就醫檢測後發現腫瘤是良性的, 則被稱之為瘤, 如果是惡性的, 醫生會判定其罹患了肺癌。 這是對於“肺癌”一詞比較粗淺、但是卻相對通俗易懂的定義。

近年來, 隨著中國各地區控煙條例的陸續出臺,

在罹患肺癌的患者當中, 有吸煙史的患者正在逐年下降。 “在我接觸到的臨床患者中, 有至少50%的患者並無吸煙史, 而且女性肺癌患者比例正在逐年攀升。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李甯告訴記者, 吸煙的確會對肺癌的產生造成一定影響, 在他接觸到的臨床患者中, 一般有吸煙史的患者多罹患肺鱗癌, 無吸煙史的患者多罹患肺腺癌。 需要注意的是, 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精神狀態等很多方面都會對肺癌的產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李甯直言, 儘管裝修工人、礦井工人等職業暴露人群和長期抽煙及被動吸食二手煙的人群都屬於可能罹患肺癌的高危人群,

但是總體來說, 肺癌的產生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每名患者的情況各有不同。

由於早期肺癌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 所以專家們建議人們保持每年定期體檢的好習慣, 尤其是可能罹患肺癌的高危人群, 更應定期檢查身體, 加強鍛煉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李寧說: “大眾熟知的胸部透視(普通胸片)其實對肺癌的早期發現幫助不大, 目前能最為有效地檢測出早期肺癌症狀的體檢專案是低劑量螺旋CT, 有條件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前往正規醫院做此類檢查。 ”

靶向治療比化療更有針對性

任何腫瘤類疾病, 想要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都應該遵循一個大前提:儘早發現、儘早治療。 由於每名患者惡性腫瘤的倍增時間不盡相同,

只要患者被確診罹患了肺癌, 而且惡性腫瘤仍在肺部沒有轉移, 那麼醫生就會認為其屬於肺癌早期。

“如果患者屬於肺癌早期, 那麼就可以治癒。 ”李寧強調稱, 他所說的治癒是指患者在經過治療以後, 此次發病不會產生更嚴重的衍生後果、而且沒有危及生命, 但是這並不代表該疾病在未來幾年不會再次復發。

對於已經出現轉移的中晚期、不能進行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來說, 化療是其主要治療方法。 但是隨著近年來臨床研究不斷深入,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宣導的肺癌精准醫療的有效開展, 以提高治療有效率, 降低患者不良反應及醫療費用的支出為目的的精准靶向治療應用於臨床,

對於合適的人群來說, 要比化療效果更佳。

不同的腫瘤, 基因突變的類型也不盡相同, 所以醫生會對每名患者先進行一個腫瘤基因檢測, 確定該患者的基因突變類型, 像EGFR基因突變、ALK基因突變、C—MET基因突變和KRAS基因突變等, 醫生都可以採取靶向治療, 有的放矢。 如今靶向治療的有效治癒率較高, 而且相比化療, 靶向治療只需要在家口服藥物即可, 不需要到醫院輸液住院,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但是靶向治療也有局限性, 在一百多種基因突變類型中, 目前只有少數幾種基因突變類型有靶向藥物可用, 絕大多數基因突變類型迄今為止仍未發現非常有效的靶向藥物。 (記者 劉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