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頸椎骨折吃恢復快

頸椎骨折危害特別大, 會導致患者出現癱瘓的情況, 這時候要及時進行治療, 除了良好的治療以外, 良好的飲食保健也非常的重要, 有助於治療的作用, 但飲食方面應該多吃一些能夠促進骨質生長的食物, 比如說膠原蛋白, 鈣質, 磷質等一些食物, 另外還要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食物。

骨折病人吃什麼好?

骨頭的生長需要:膠原、鈣、磷以及維生素C、D, 這些都是是成骨要素, 所以骨折了以後要重點補充這些物質, 尤其是老年人。

1、高能量、高蛋白膳食:有助於恢復元氣。 但宜在骨折2周後食用。 骨折初期還應以清淡飲食為宜。

2、維生素D:骨折後若一直在室內休養, 曬不到太陽, 容易缺乏致維生素D。 因此骨折後要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臟、蛋黃等), 並盡可能多曬些太陽。

3、維C: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山楂、鮮棗、獼猴桃、草莓、桂圓、荔枝、柑橘等, 蔬菜則有黃花苜蓿(草頭)、辣椒、甜椒、油菜薹、花椰菜、抱子甘藍(湯菜)、苦瓜、豆瓣菜、綠花菜、青莧菜等。

4、水:骨折後由於久坐不動, 容易引發便秘, 此時應多喝些水來保證腸道暢通。

骨折後2周, 可補充的飲食有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 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 鈣及蛋白質。 骨折5周以上, 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治療

除一般非手術療法及脫水療法外, 尚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呼吸道通暢 呼吸道的通暢具有重要意義, 尤其是對頸5椎節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損傷者更應注意, 宜及早行氣管切開。

2.恢復椎管形態及椎節穩定 通過非手術或手術方法首先恢復椎管的列線, 如此方可消除對脊髓的壓迫與此同時還應設法保證受損椎節的穩定以防引起或加重脊髓損傷。 除用牽引療法使頸椎制動外, 還可酌情採取前路或後路手術療法。

3.切除椎管內致壓物 凡經CT或MRI等檢查已明確位於椎管內有致壓物時, 均應設法及早切除, 並同時行內固定術。 一般多選擇頸前路手術。 對個別病情嚴重者, 也需同時予以頸後路固定術。 對全身情況不佳者則可暫緩施術。

4.促進脊髓功能的恢復 在減壓的基礎上, 儘快地消除脊髓水腫及創傷反應, 給予神經營養劑及改善血循環的藥物。 對脊髓完全性損傷者, 應著眼於手部功能的恢復與重建, 包括根性減壓(傷者必須有腕部功能保存)及肌腱轉移性手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