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夏季有哪些站痘方法

中醫理論認為, 痘痘的形成與個人體質有關。 其次氣候的更迭變化中, 調理不當更容易加重痘痘!愛長痘的人依其體質主要分肺胃火重、痰濕阻滯、痰淤氣滯、肝氣淤滯及沖任失調五大類型。 但從臨床上來看, 一個患者往往是幾種情況混雜在一起, 而痰濕體質的患者, 若天氣暑濕, 痘痘情況往往容易加重。

據介紹, “痘痘長在臉部兩側的顴骨周圍屬於‘肺火重’型;長在鼻部周圍屬於‘胃火重’型;長在嘴唇周圍屬於‘脾火重’型;聚集額頭屬於‘心火重’型;聚集下頦部則屬於‘腸火重’型。 ”

很多“痘花族”覺得長痘就是身體有熱毒,

一長痘就喝涼茶。 專家提醒, 要依據痘痘的表徵, 對症治療。 一般先請中醫師辨明體質,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食療。

1、肺胃火重型:痘痘長現顴骨或者鼻部, 應以清肺火、胃火為主。

★百合杏仁赤豆粥:百合10克, 杏仁6克, 赤小豆60克, 白糖少許, 加水適量, 與粳米一起煮粥。

★火腿冬瓜湯:火腿片適量, 冬瓜片適量煮湯, 加入蔥絲、薑絲、蝦皮、鹽、麻油。

2、痰濕阻滯型:面部泛光、油膩, 應以健脾祛濕為主。

★苡米茯苓豬肉湯:苡米30克, 土茯苓30克, 豬肉250克, 熬湯;

★茅根豬肉湯:白茅根20克, 車前草20克, 豬肉250克, 熬湯;

★苡米綠豆湯:赤小豆30克, 苡米30克, 綠豆20克, 熬湯, 加糖適量。

3、痰淤氣滯型:面色晦暗, 痤瘡為硬的小疙瘩, 像疤痕一樣的囊腫和暗色結節, 應以活血化淤為主。

★海帶綠豆湯:海帶15克,

綠豆15克, 甜杏仁9克, 玫瑰花6克, 煮水, 加紅糖適量;

★山楂糊:完整帶核鮮山楂1000克, 紅糖250克, 加入適量水, 煮成糊狀。

4、肝氣淤滯型:月經不調, 應以疏肝解鬱為主。

★參芪粥:黃芪15克, 黨參15克, 炒苡米60克, 炒扁豆15克, 紅棗2個, 大米100克, 煮粥;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生魚一條, 冬瓜(連皮)500克, 赤小豆60克, 蔥頭5個, 煲湯;

★紅棗蓮子玫瑰粥:紅棗5枚, 蓮子10克, 黑芝麻20g, 生麥芽50g, 高粱50g, 蕎麥30g, 玫瑰10g, 煮粥。

5、沖任失調型:容易腰酸、腰痛、肚子痛, 睡眠不好, 應在補腎的同時去虛火。

★百合粥:百合30克(或幹百合粉20克)、糯米100克、冰糖適量, 煮粥;

★蓮子粥:蓮子20克去芯, 粳米100克, 煮粥。

此外, 再幫大家糾正一些錯誤的祛痘做法, 就是長了痘痘千萬不能用手去擠, 不但不衛生還可能發炎並留下疤痕。

特別是愛美的女性, 長痘時, 最好少用化妝品, 以免堵塞毛孔, 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 此外, 在日常生活作息方面, 除了規律作息、保持大便通暢之外, 在飲食方面, 應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 少吃辣椒、酒、牛肉、羊肉、狗肉及肥鵝、蹄子等油膩及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