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飲料代替白開水 腐蝕身體別後悔

一到夏天, 飲料就會成為大家最愛的飲品。 然而, 多喝飲料對解渴解暑並沒有多大的效果, 反而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漢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小微教授說, 飲料中含有糖分和各種添加劑, 熱量非常高, 而這些熱量囤積在人體內, 容易打破人體內原有的酸堿平衡。 用飲料代替白開水是患上“三高”和脂肪肝的誘因, 所以日常需要的水分, 絕對不可以用飲料來代替。

飲料中的糖分是各種疾病的誘因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飲料, 幾乎都含糖, 攝入人體後會使人的血糖升高, 繼而使人體的中樞神經感到飽。

可是這種飽感, 是由於飲料代水引起的血糖水準升高。 長此以往, 不僅影響人們的食欲, 還會影響各種營養物質的正常攝取。

除了糖分, 我們常喝的飲料如果味飲料、碳酸飲料等, 這些飲料中還含有食用添加劑。 吳小微說, 食用添加劑如果含量超標, 就會對肝臟和腎臟造成傷害, 而白砂糖產生的熱量則是‘三高’、肥胖的誘因之一。

即使飲用低糖或無糖飲料, 依然含有食用添加劑, 容易產生慢性腎炎等腎病。 所以飲料飲用要適度, 更不能代替飲用水。

另外飲料喝多了, 也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 還會對腸胃和牙齒造成傷害, 導致腸胃功能失調、牙髓疾病等。

兩升雪碧含有近半斤糖

飲料中的糖分容易引起肥胖、“三高”和各種慢性病問題,

那麼飲料中究竟含有多少糖呢?隨手查看了6種飲料, 記者發現這些飲料都只注明了成分, 但沒有標出含糖量。

漢陽醫院營養科曾做過一組實驗:將飲料中的含糖量折合成白砂糖的量, 結果十分驚人:一瓶2升的雪碧中含有近半斤糖, 這些能量相當於4個饅頭, 是一個成年人一天主食提供的能量。

另外, 實驗表明, 1.25升的果粒橙中含129g糖;500毫升的營養快線含50g糖;600毫升的脈動含31.8g糖;330毫升的可樂含36.3g糖。

該院內分泌科主任胡婉紅教授曾接診過一個200多斤的胖小夥。 小夥子一天要喝五六瓶雪碧, 可還是覺得口乾舌燥。 有一天因為噁心嘔吐來就診, 一測血糖, 竟然“爆表”了。

胡婉紅說, 小夥子是酮症酸中毒, 屬於糖尿病併發症, 是因為大量攝入碳酸飲料所致。

還好來得及時, 經過緊急降糖治療脫離危險。

淡茶可以代替水

那麼茶類和現磨咖啡這類較健康的飲品能代替水嗎?吳小微建議, 淡茶可以代替水, 但濃茶和咖啡不要代替飲用水。

常喝淡茶對人體無害, 而且淡茶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質, 具有抗氧化作用, 對人體有益。 而濃茶和咖啡則不利於食物中礦物質的吸收, 導致礦物質流失和缺乏。 而且咖啡中的咖啡因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如果不及時補充, 可能導致人體缺乏部分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另外, 咖啡因還會刺激神經系統, 容易上癮, 產生依賴。

合理膳食遠離三高和脂肪肝

吳小微說, “三高”、糖尿病和脂肪肝的預防和調理, 主要是在能量攝入控制上。

除了少喝或者不喝飲料, 飲食也要清淡, 要少油、少鹽。 油每天攝入量要在25g到30g左右, 大概是一湯勺的量, 最好使用橄欖油和亞麻籽油;要少油炸、爆炒, 多嘗試燉、蒸、煮的烹飪方法。

鹽的攝入每天不能超過6g, 大概是一個啤酒瓶蓋的量。 吳小微還強調, 醬油中含有鹽、味精, 如果用了醬油, 鹽和味精的量都要減少。

除少油少鹽外, 各類食物每天的攝入量也有標準, 有營養專家概括了“十個拳頭原則”, 即肉:糧:奶和豆:菜果 = 1:2:2:5。 具體來說就是:

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的肉類(包括魚、禽、蛋、肉);

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的穀類(各種主食, 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

要保證:兩個拳頭大小的奶、豆製品(各種乳製品、豆製品);

不少於:五個拳頭大小的蔬菜水果。

另外, 吃肉也有講究, “吃畜不如吃禽, 吃禽不如吃魚”。 吳小微提醒, 如果是“三高”患者, 則需要根據其患病情況制定更細的飲食計畫。 比如水果, 蘋果、梨, 不要超過1個, 葡萄、西瓜、熟透的香蕉等含葡萄糖的水果則不要食用。 (本報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孟佳 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