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夏秋之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進入秋季, 晝夜的氣溫變化加大, 若遇雷陣雨天氣, 除溫度下降外, 氣壓也會發生較大變化, 從而引發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大幅上升。 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中老年朋友, 初秋一定要當心腦中風。 而預防的關鍵是要注意發病前兆, 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前兆1:突然眩暈, 覺得眼前昏黑一片或眼冒金星, 旋即在數秒或數分鐘後恢復如常。

前兆2:視物模糊, 視野缺損, 多在一小時內自行恢復, 這表示腦血管已嚴重狹窄。 出現視力障礙, 多半是因腦梗塞或腦出血累及視覺中樞。

前兆3:突然發生劇烈頭痛, 伴嘔吐, 甚至短時間的神志不清。 此時應及時檢查, 很可能已發生腦血管破裂。

前兆4:突然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全部遺忘, 但自我認知仍然良好, 意識也清醒。 記憶消失一般持續數小時會恢復正常。 突然發生的記憶缺失, 往往提示腦組織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

前兆5:頻頻打呵欠。 一般發生在中風前5天—10天內。 因疲勞而打呵欠通常發生在傍晚, 而中風先兆型呵欠則在一天中任何時候都可發生, 標誌著局部的腦組織因血管狹窄或梗塞而供氧不足。

前兆6:短時間語言困難。 如果覺得自己口齒不清, 可以試著說一段熟悉的繞口令, 仍感到發音吃力的話, 就得留心大腦是不是受到傷害了。

那麼, 夏秋之際我們應該怎麼做好預防呢。

首先, 主動飲水防秋燥。 夏天出汗多人們往往注意補充水分, 到了初秋對水分的補充就開始有所忽略, 這是不正確的。 人體脫水是夏秋之際易發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喝水就是很好的預防措施。 入秋之後氣候越來越乾燥, 每天需喝1000毫升以上的水才能滿足身體需要。 要多喝白開水, 少量多次。 另外, 一般中風都發生在晨起的時候, 因為醒著的時候人們都知道主動補水, 而睡眠時身體相對靜止, 處於低代謝狀態, 血液黏稠、流動緩慢, 特別容易出現中風。 因此, 睡前及晨起時最好先喝一杯水。

隨時關注溫度變化。 早晚氣溫偏低, 出門時應增添衣物,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特別要注意頭部和四肢的保暖,

室內的溫度也要保持正常。 切忌氣候變化時飽食外出, 因為飽餐後較多血液流向胃腸道使心臟向其他部分供血相對減少, 影響血液流動, 若再遇到寒冷, 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而誘發中風。

高度重視中風先兆症狀。 中風先兆俗稱“小中風”, 是短暫的、一過性的、可逆的局部腦缺血發作, 凡有眩暈、肢體無力、短暫性失明、短暫的語言不清、步態不穩、突然跌倒等症狀者, 都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詳細診治, 採取積極措施, 以防止中風的發生。 同時, 必須保證有充足的休息, 避免過度精神緊張, 不要突然猛烈回頭, 這些措施對預防中風的發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預, 合理的藥物治療也是預防心腦血管病變的有效手段。

由乙醯谷醯胺和紅花提取液經科學配比而成的穀紅注射液給心腦血管病人帶來新希望。 谷紅注射液是複方製劑, 每1毫升含乙醯穀醯胺30毫克, 含紅花相當於生藥量0.5克。 乙醯穀醯胺通過血—腦脊液屏障後分解為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 谷氨酸參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資訊傳遞。 γ-氨基丁酸能拮抗谷氨酸的興奮性, 改善神經細胞代謝, 維持神經應激能力及降低血氨的作用, 改善腦功能。 紅花總黃酮藥理作用主要是: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舒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抗氧自由基等, 能抗腦缺血缺氧、抗心肌缺血、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 還具有降血脂, 抗炎, 抗腫瘤作用。 穀紅注射液能夠抗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舒張血管的作用, 改善微循環,
改善神經細胞的代謝, 維持神經應激能力, 改善腦功能, 還可以改善血黏度及降脂。

乙醯谷醯胺和紅花協同增效, 是治療卒中的新希望。 主要用於治療腦血管疾病, 如腦供血不足、腦血栓、腦栓塞及腦出血恢復期;肝病、神經外科手術等引起的意識功能低下、智力減退、記憶力障礙等。 還可用於治療冠心病、脈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