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養生保健小常識 讓你輕鬆一“夏”

夏三月:指農曆的四、五、六三個月。 又分別稱為孟夏、仲夏、季夏。

夜臥早起:晚上晚點睡, 早晨早點起。 這就是夏天的生活狀態。 微涼的清晨五六點鐘是最好的起床時機, 以順應陽氣的充盈;晚些入睡, 以順應陰氣的不足, 但不要超過晚上11點。 >>

無厭于陽:夏天不要怕陽光, 因為夏天就是應該外散的。 現在的空調, 很熱的時候, 人們一進空調房間裡, 人體的白保功能使毛孔閉塞, 不讓寒氣太過分的侵人身體。 而空調房間走出去, 外面很熱, 毛孔又全都張開, 這樣一會張開一會閉合的, 搗亂了你的陰陽氣機, 就會把陰陽的氣毀壞。

人體不可能沒完沒了去適應這個感覺, 由此造成很多人的病症。

所以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就得出汗, 如果不出汗就會憋住, 憋著憋著就會憋出病來。 所以不要討厭太陽, 無厭于陽。 而且一個人的陽氣很足就不會怕熱, 孩子們可以在陽光底下玩耍, 他們不怕熱, 因為孩子們的陽氣很足。 只有當氣血都虛的時候方耐不住炎熱, 出虛汗。 這就叫——無厭于陽。

使志無怒:讓志向、神明不要太過於壓抑自己, 情致上不要壓抑自己, 就像夏天該出汗就出汗一樣, 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這是情致上的要求。 “無厭于陽, 使志無怒”, 才能“使華英成秀”。

使華英成秀:華英就是花朵, 美麗的花朵才能抽穗結果, 就像麥子一樣的成長, 這樣才能“使氣得泄”。

使氣得泄:讓自己身體的氣得以梳泄。 一定要使自己的淤滯能散出來, 這樣有利於秋天收斂的時候, 才能收進東西來。 否則, 夏天疏散不夠的話, 秋、冬想補根本就補不進來, 所以吃補的東西如果經脈不通暢, 補什麼都會成為在身體那形成垃圾, 吃什麼好東西都沒有用。 如果經脈通暢, 就是天天吃窩頭照樣長力氣。 這是關於補藥的問題。

逆之則傷心:如果違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 就會傷心。 心主火, 就像夏天一樣, 火為散。 如果不讓夏天自己宣散, 實際上你就傷了人體的人性, 也就是火的外散的那個個性。 到了秋天, 就會出現咳嗽、感冒、痢疾這些毛病。 沒使你的心火變得更足, 沒有讓他充分發揮火的功能, 就會生病。

奉收者少:奉,

捧著東西送別人。 夏天如果沒有養好, 你奉獻給下一輪的, 也就是秋天的東西很少, 因為夏天沒有讓他充分的開泄, 沒有讓他充分的拔節, 秋天就一定不會好。

睡眠的問題就是這樣, 睡眠為什麼重要?你看天地萬物就應該懂得, 植物要拔節一定是在夜裡, 夜裡肺氣開始輸布全身的時候, 一定是靠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所以工作再忙, 熬夜也不要熬過三點。 如果懂得這些, 一定要11點前睡覺, 這是養生的基本原則。

冬至重病:不言而喻。 給秋天的東西太少了, 冬天你就會重病。

到了冬天, 該收藏了。 如果夏天穀穗特別豐滿, 藏的自然是好東西。 而夏天沒有開泄好, 到了秋冬沒什麼可以藏的, 就會重病。 這個冬天, 指的是老年, 如果青壯年沒有養好,

到了老年, 無物可收, 就會衰老的特別快。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耗散了, 仗著自己年輕, 夜裡不睡覺, 拼命去玩、去學習、去讀書, 到了老年, 一定不會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