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獼猴桃屬於哪類水果

獼猴桃之歷史

獼猴桃(別名楊桃、毛梨桃), 為中國原產的寶貴果樹。

它的蒔植史起於1200年前的陝西。

唐朝墨客岑參有“中庭井欄上, 一架獼猴桃”的詩句。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領》有:

“獼猴桃, 其形如梨, 其色如桃, 而獼猴桃喜食, 故有諸名。

” 這個陳腐的植物, 改革開放後, 周至縣是獼猴桃蒔植面積最年夜、產量最高、品種最優、辦理技巧最好、貯藏加工本領最強的“五最”縣。

為此, 國度有關部分專門付與周至縣“中國獼猴桃之鄉”稱呼, 並為獼猴桃基地公告了《綠色食物證書》。

獼猴桃之營養

獼猴桃是一種高營養生果, 除含有獼猴桃堿、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 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 17種氨基酸外, 還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0.2-17%, 此中糖類占70%, 含酸量1.69%。

但馳名於世的是維生素C與微量元素硒的高含量, 其鮮果的維生素C105.8mg/100g, 微量元素硒2.98mg/100g, 被稱為“營養金礦”、“保健奇果”。

獼猴桃之鮮果

獼猴桃成熟鮮果手感較硬, 喜好吃味道偏酸的人, 可去皮直接食用。

硬鮮果放在天然環境, 溫度10-20攝氏度約15天, 若與別的生果混放約5天, 果子入手下手呈現全熟狀況, 可將果子從中間一切為二, 然後用小勺挖果肉食用。

優質鮮果的滋味是桔子、噴鼻蕉、草莓三者之和,

別的另有點西瓜味, 實在奇奧之至, 實為“果中之王”。

獼猴桃之美食

餐桌上的獼猴桃入手下手是國宴上的最終一道菜, 是將鮮果去皮切片之後, 每人食用一兩片。

獼猴桃作為餐桌上的高檔菜, 可作成鮮炸、糖汁、醪糟湯等。

獼猴桃內有一種酶, 可以將肉類變嫩, 炒肉時可以加點獼猴桃汁, 煮肉時可放幾片獼猴桃鮮果, 是一種很好做肉預處理料, 天然又美味。

獼猴桃之美容

常食獼猴桃, 本身具有減肥健美之效用, 潔面後塗上獼猴桃按摩, 待獼猴桃顆粒富裕熔解吸取, 可改進毛孔粗年夜,

美白肌膚。

獼猴桃中就含有特別多的果酸, 它內含的果酸能抑制角質細胞內聚力及黑色素沉澱, 有效地去除或淡化黑斑, 並在改進幹性或油性肌膚構造上也有明顯的效用, 可洗腳、手等身材的各個有皮膚病的部位。

獼猴桃之藥療

獼猴桃的藥療效用, 早在唐代名醫陳藏器所著《本草拾遺》中記有:

“獼猴桃味咸溫無毒, 可供藥用, 主治骨節風、癱瘓不遂、長年白髮、內痔病……”。

宋代《開寶本草》一書中記有“獼猴桃味酸、甘、寒無毒, 主消渴、解煩熱、冷脾胃動、泄辟、壓丹石、下石淋、熱雍等多種醫療效用記錄。

據近代中醫學進一步表明, 獼猴桃性寒, 味甘酸, 具有潤中理氣, 生潤澤燥、解熱止渴、利尿通淋的效用, 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嘔吐及維生素貧乏等症。

同時醫學探討表明, 獼猴桃果和汁液, 有低落膽固醇及甘油三脂的效用, 亦可抑制致癌精神的產生, 對高血壓、高血脂、肝炎、冠芥蒂、尿道結石有預防和幫助治療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