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交通事故現場急救常識

當今生活水準不斷的提高, 汽車成了我們生活中比較普遍的一種交通工具,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容易出現各種車禍的出現, 這樣會嚴重導致我們的生命安危受到威脅, 如果我們掌握好一些急救的方法在出現意外的時候就能更好的自救, 下面一起瞭解下交通事故現場急救常識。

交通事故現場急救常識

減速傷是由於車輛突然而強大的減速所致傷害, 如-腦損傷、頸椎損傷, 主動脈破裂、心臟及心包損傷, 以及"方向盤胸"等。 撞擊傷多由機動車直接撞擊所致。 碾挫傷及壓榨傷多由車輛碾壓挫傷, 或被變形車廂、車身和駕駛室擠壓傷害同時發生於一體。 因此, 傷勢重、變化快、死亡率高。

正確的急救措施可以將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度:

1、現場組織:臨時組織救護小組, 統一指揮, 避免慌亂, 要立即撲滅烈火或排除發生火災的一切誘因, 如熄滅發動機、關閉電源、搬開易燃物品,

同時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 指派人員負責保護肇事現場, 維持秩序。 開展自救互救, 做好檢傷分類, 以便及時救護。

根據分類, 分輕重緩急進行救護, 對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 立即進行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 對意識喪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傷患口鼻中泥土、嘔吐物、假牙等, 隨後讓傷患側臥或俯臥。 對出血者立即止血包紮。 如發現開放性氣胸, 進行嚴密封閉包紮。 伴呼吸困難張力性氣胸, 條件許可時, 可在第二肋骨與鎖骨中線交叉點行穿刺排氣或放置引流管。 骨折處進行固定。 對呼吸困難、缺氧並有胸廓損傷、胸壁浮動(呼吸反常運動)者, 應立即用衣物、棉墊等充填, 並適當加壓包紮, 以限制浮動。

2、正確搬運:不論在何種情況下, 搶救人員特別要預防頸椎錯位、脊髓損傷, 須注意:

(1)凡重傷患從車內搬動、移出前, 首先應在地上放置頸托, 或行頸部固定, 以防頸椎錯位, 損傷脊髓, 發生高位截癱。 一時無頸托, 可用硬紙板、硬橡皮、厚的帆布, 仿照頸托, 剪成前後兩片, 用布條包紮固定。

(2)對昏倒在坐椅上傷患, 安放頸托後, 可以將其頸及軀幹一併固定在靠背上, 然後拆卸座椅, 與傷患一起搬出。

(3)對拋離座位的危重、昏迷傷患, 應原地上頸托, 包紮傷口, 再由數人按脊柱損傷的原則搬運傷患。 動作要輕柔, 腰臀部托住, 搬運者用力要整齊一致, 平放在木板或擔架上。

3、現場急救後傷患根據輕重緩急由急救車運送。 千萬不要現場攔車運送危重病人,

否則由於其他車輛缺乏特殊搶救設備, 傷患多半採用不正確半坐位、半臥位、歪側臥位等而加重傷勢, 甚至死於途中。

生活中總是會存在一些意外, 上面就是對交通事故現場急救常識的介紹, 多掌握一些常識能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但是平時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這樣能很好的減少意外的車禍或者受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