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有些人要少吃韭菜:愛上火 消化差 病初愈

受訪專家:東南大學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張榮春

“正月蔥, 二月韭”, 每年農曆二三月, 便到了吃韭菜的黃金時節。 東南大學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榮春指導大家健康吃韭菜。

韭菜性溫、味辛, 具有補益溫陽、益肝健胃的作用。 春季氣溫冷暖無常, 需要保護陽氣, 應多吃一些韭菜、蔥、薑等溫性食品。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吃些韭菜有助疏調肝氣, 增進食欲, 增強消化功能。 韭菜所含的揮發油及硫化物具有幫助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此外, 韭菜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 素有“洗腸草”之稱,

故有潤腸通便、治療便秘的功效, 也能有效預防腸癌的發生。

韭菜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尤其適合體質虛寒、皮膚粗糙、便秘、有痔瘡等人群。 韭菜食用方法很多, 韭菜炒雞蛋、韭菜盒子、韭菜餃子等都是常見的美食。 韭菜還可與粳米同食, 熬成韭菜粥, 味道鮮美。 需要提醒的是, 以下幾類人要少吃韭菜。

愛上火。 這類人體質偏熱, 經常出現口舌乾燥、生口瘡等上火症狀, 而韭菜性溫, 偏于溫補, 如果大量進食, 會加重上火症狀。

消化不好。 韭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能夠促進腸胃蠕動, 但它也不易消化。 胃潰瘍患者、腸胃不適、大便較稀的人最好少吃韭菜, 否則大量粗纖維會刺激腸壁, 引起腹瀉。

大病初愈。 這類人體質較弱、消化能力較差,

而韭菜本身不易消化, 因此要少吃, 最好多吃米粥等易於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