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焦慮的護理及診斷標準是什麼

現在很多人經常會看什麼都不順眼, 對一些事物經常會產生非常煩躁的心情, 晚上也會出現失眠的症狀, 這些都有可能是出現焦慮症, 焦慮症是常見的神經性疾病, 一旦出現焦慮症, 可能會導致患者頻繁的有喘息困難, 胸口憋悶, 像壓了什麼東西, 而且會伴有口幹, 出汗的現象, 焦慮症的患者總是感覺到非常的緊張, 平時在生活當中, 也不排除是因為過度的壓力, 或其他的方面導致的焦慮症, 因為患者在發作過程中會表現出恐懼, 孤獨, 神經緊張, 人格分裂, 甚至會有自殺的傾向, 所以焦慮症必須要在早期接受治療,

以免病情一直加重, 給身體會造成很多的負擔。

焦慮症的診斷標準是什麼?其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症狀標準】

(1)符合神經症的診斷標準;

(2)驚恐發作需符合以下4項:

①發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境, 發作不可預測;

②在發作間歇期,

除害怕再發作外, 無明顯症狀;

③發作時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 及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 並常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瀕死恐懼, 或失控感等痛苦體驗;

④發作突然開始, 迅速達到高峰, 發作時意識清晰, 事後能回憶。

【嚴重標準】病人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 而感到痛苦。

【病程標準】在1個月內至少有3次驚恐發作, 或在首次發作後繼發害怕再發作的焦慮持續1個月。

焦慮症的護理措施

1、病人嚴重焦慮時, 應將其安置在安靜舒適的房間, 避免干擾, 周圍的設施要簡單, 安全, 所以, 焦慮護理最好能有專人來進行;

2、密切觀察軀體情況的變化並記錄。 待病人情緒穩定時, 應不失時機地為病人做心理護理, 以安慰、鎮定病人的情緒;

3、對伴有軀體疾患者, 要向其講明激烈的情緒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讓病人能從主觀上控制情緒反應。 注意對生命體征的嚴密監測;

4、對有嚴重軀體疾患的老年病人, 除應嚴密監測外, 還要調整飲食結構, 加強營養質的攝入, 增加鈣質食物的補充, 以防骨折發生;

5、平時運用良好的護理交流技巧, 注意傾聽病人的主訴, 允許病人有適量的情緒宣。 以防惡劣情緒暴發而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