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茅栗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Máo Lì

【別名】栭栗(《爾雅》郭璞注), 栵栗(《綱目》), 野栗子、毛凹栗子(《中國樹木分類學》), 金栗、野茅栗、毛栗(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殼鬥科植物茅栗的總苞或樹皮或根。

【功能主治】治肺炎, 肺結核, 丹毒, 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3~1兩。 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肺結核:茅栗根一兩, 大青葉一兩, 虎刺、地菍、白及、百合、百部各三錢, 土大黃二錢。 豬肺為引, 水煎, 服湯, 食肺。

②治肺炎:茅栗根、虎刺根、黃荊根、黃梔子根各三錢, 燈心為引, 水煎服。

③治丹毒、瘡毒:茅栗總苞或樹皮, 煎汁外洗。 (選方出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